返回第128章淬炼  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28章淬炼 (第1/3页)

    调查组进驻轧钢厂的第三天,厂区气氛凝重得像暴雨前的闷热。何雨柱一早就被叫到临时设立的调查办公室,房间里的空调开得很大,与窗外的酷暑形成鲜明对比。

    调查组组长姓吴,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手指关节粗大,像是常年在一线工作留下的痕迹。他让何雨柱坐下,递过一杯凉茶。

    “何科长,这几天我们查阅了厂里近五年的技术档案。”吴组长的声音平和,但眼神锐利,“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何雨柱静静等着下文。

    “铀蓬技术的应用,比正式批复早了整整两年。”吴组长推过一份档案,“这是1979年的设备改造记录,显示三台主要机床已经接入铀蓬能源网络。”

    档案上的签字确认栏,赫然是何雨柱的名字。

    “当时是试验阶段,”何雨柱解释,“王总工亲自指导,有备案。”

    吴组长点点头,又推过另一份文件:“那么去年三号机组事故呢?报告说是设备老化,但我们发现事故前一周,铀蓬能源输出有异常波动。”

    何雨柱感到后背发凉。这些细节连他自己都快忘了,调查组却在短短三天内全部挖了出来。

    “波动原因查明了,”他说,“是电网负荷突变导致的。”

    “是吗?”吴组长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照片,“事故当天,这个人在三号机组附近出现过。”

    照片上是个模糊的身影,但何雨柱一眼就认出来了——许大茂。这个本该在服刑的人,怎么会出现在事故现场?

    “他刑满释放了,”吴组长仿佛看穿了他的疑问,“就在事故前一周。”

    接下来的询问持续了两个小时。吴组长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从技术细节到人事安排,似乎要把轧钢厂翻个底朝天。何雨柱一一作答,但心里明白,调查组的来意绝不简单。

    中午回到办公室,小李已经在等着了,脸色苍白。

    “何叔,他们找过我了。”年轻人声音发颤,“问的全是铀蓬技术的问题,还特别问了火星基地的事。”

    “你怎么说?”

    “按实说的。但......”小李犹豫了一下,“他们好像对技术细节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铀蓬网络的连接原理。”

    何雨柱走到窗前。厂区里,调查组的人正在各个车间穿梭,不时停下来与工人交谈。他们的动作很专业,但总让人觉得别有目的。

    下午,何雨柱去了三车间。老铣床已经修复,但工人们都远远躲着它,仿佛那是什么不祥之物。

    “没人敢用,”维修班长苦笑,“都说这机器邪门。”

    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