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净卫长安  唐厨阿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净卫长安 (第1/2页)

    《净味长安》

    噬味魔消亡后的第一个春天,阿蛮在永恒厨房前亲手拆除了最后一口铁锅。

    “铛——”铁锅落地声惊起一群麻雀。众人屏息中,她将陶土灶垒起,点燃第一把柴火。青烟袅袅升起,带着松脂和果木的天然香气。

    “从今日起,”阿蛮的声音清泉般流淌,“我们的厨房只有三样调料:真心、耐心、时节。”

    这便是“净味运动”的开端。

    油·返璞归真

    西市最大的地沟油作坊被改造成古法油坊。三十八盘石磨昼夜不停地转动,胡麻、菜籽、花生在石磨间低吟浅唱。没有高温压榨,没有化学萃取,只有木槌撞击的敦实声响。

    “看好了!”老油匠示范着,“榨油如抚琴,急不得!”金黄色的油液从麻绳缝中渗出,如泪珠般滴入陶瓮。坊前排起长队,人们自带容器:葫芦剖开的油壶、竹节削成的油筒、甚至宽大的贝壳。

    小儿们最爱举着馒头片等在坊外,求得一滴新油蘸着吃。那香气啊,三里外都闻得见。

    盐·天地结晶

    东海盐田,盐工们重新唱起千年未闻的《晒盐谣》:“四月天,盐花开,姑嫂提篮采盐来...八月风,盐粒晶,郎担盐包步如星...”

    没有抗结剂,盐粒自然凝结如碎玉。老盐工教年轻人用竹帚轻扫盐花,像对待婴儿头发般温柔。“盐有呼吸,”他们说,“憋在塑料袋里会闷死。”

    运盐的船改用蒲草席盖盐,进长安时,满船飘着海风与蒲草的清香。药铺最爱这种盐——“能引药性”。

    厨房·五感重生

    永恒厨房拆除了所有铁器。灶是黄泥垒的,锅是陶土烧的,勺是木凿的,连水缸都是荷叶衬底的粗陶。

    厨师们重新学习消失的技艺:用手背试油温;听水声辨火候;观蒸汽知熟度;甚至闭眼切豆腐——刀工全在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