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经世会 (第2/3页)
台坐下一起吃点儿吧。”
搭建的篝火正煮肉汤,飘出香味儿让书生嘴里下意识分泌出口水,喉头滚动,伸手摸了摸揣在怀里的半块儿干硬如石头的馍馍。
看到白脸儿儒生从布包里拿出酥脆的光饼,他脸一红,坐了下来。
陆寻从背篓分出碗筷,盛出肉汤递给蒙面的员外和身影凝实的水鬼,之后又给书生一碗,以及两块撒着芝麻的光饼。
程祥顾不得烫埋头吃喝起来,他吃得仔细,末了还扬起宽大袖袍挡住脸和碗,不知道在干什么。陆寻马上就猜到了。
果然,等书生放下袖袍的时候,他手里的那只碗已经被舔舐得干干净净。一些散落下的光饼碎渣被他用指头粘住,抿进嘴里,用门牙和前齿细细咀嚼。
“再来一碗?”
书生猛然抬头。
这一回他听清楚白脸儿儒生的话,吐字清晰,声调很慢,分外优雅,想来刚才的话应该不是儒生说的。
他想摇头又把碗递了过去。等陆寻盛出另一碗的时候,程祥从布包里摸出个瓷碗,将碗里的肉汤全倒过去。
他又把原来的碗舔干净,放下袖袍,扯上个笑容说道:“兄台有所不知,发妻还饿着肚子,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和上岁数的老娘。”
“你是经世会的?”
“在下是经世会的社员,因是个童生所以来城门吸纳新社员,我经世会……。”
“打住。”
陆寻抬手,他实在不想听那些长篇大论。什么这个对,那个错,朝廷、地方,乱匪、义军……,他一概都不想听,他就想知道有什么厉害的大妖怪,最好大妖怪的愿望还能简单一点儿。
其实陆寻也不该过多苛责妖怪,因为大人物的欲望更深邃。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程祥是要脸的,当即住嘴,只是谈起家常和章州的风土人情。
“我姓倪。”陆寻没有报上真名,他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来到经世会的地盘,还是低调一点儿的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被联系起来又是麻烦。
程祥没有追问,光是那头马匹一样的异兽,就足以说明此人要么本事高强,要么家世显赫,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他能招惹的。
署员外接过话茬道:“我听说此次旱灾是地龙翻身导致焦土现世。”
“传说东海有扶桑神树,栖息着三足金乌,紫薇失徳,惊吓金乌褪去羽毛,羽毛坠落章州形成一片旱地,皆因……”
程祥还想数落朝廷和章州官员的不是,想到‘倪先生’的话就生生止住,继续说道:“总之,再过一段时日就能控制住旱情。”
随着一阵嘎吱声,盂县的县城大门缓缓推开,聚集在城下的驼兽队伍立刻喧腾起来,在驼铃声中磨蹭起身,点数货物,排成长队。
陆寻倒是意外,都说趋吉避凶,没想到遭了灾的地方生意反而好了起来。
一位身着皂衣的老吏在桌前登记,两排不属于县衙的行伍驻守城门。
轮到陆寻一行人的时候,书生程祥说了一句什么话,老吏就将他们登记下来快速放行,不过城头上兵卒们的目光始终落在奔雷身上。
概因奔雷实在太不像马了,整个就是妖魔异兽。
陆寻牵着奔雷踏入县城,侧首问:“还记得你家在哪儿吗?”
“记得,不过二十年风雨变换,就是不清楚沈家……”沈获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对沈家还是有信心的,但那是以前,如今经世会把控盂县,连县衙的官吏都得听从经世会的安排,沈家真能平安无事吗?
县城内难民虽多,不见堆积如山的尸体,好在九江是南边,加之是旱灾,白天夜里冻不死人,也就不需要准备棉衣。
还能看到捕快勤快巡街。
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的建筑多是商户,生意也不错。
陆寻眯着眼睛,收起轻视之心,能把县城治理的这么好,经世军果有能人,他原本还觉得是不成气候的乱匪,现在倒是真见着几分义军模样,如此秩序和秋毫无犯的做法,怪不得程祥这么拥护经世会。
经世会的手段明显比桃源活佛高明了不止一筹。
“老板,那里,那儿就是我家。”
听到沈先生呼喊的陆寻回神,大槐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