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8章 剑游者 (第2/3页)
他想起几天前,就在陈平安还未从山中归来时,他曾把李宝瓶、林守一、李槐、石春嘉和董水井这五个孩子叫到跟前。
那时,马瞻重伤离去,阴影已经笼罩下来,他知道这些孩子心里必然充满了迷茫和不安。
他没有逼迫,只是平静地告诉他们:
“前路怎么选是你们自己的事,别人的看法不重要,怎么想的便怎么做。如果觉得当面不好说,或者还没想清楚,可以晚上偷偷来我家,告诉我一声就行。无论留下还是离开,都行。”
第一个来的人,是李宝瓶。
她既不是在晚上,也不是偷偷来的。
小姑娘仰着头,眼神像两颗被泉水洗过的黑曜石,亮得惊人,没有丝毫犹豫,声音清脆而坚定:“林师兄,我要去山崖书院。”
林照看着她,点了点头,没多问什么,只说了句:“好。”
第二个来的,是董水井。
这个平时话不多,总是带着几分腼腆和早熟沉静的男孩,在昏暗的油灯下,显得有些局促,但眼神却很清明。
他低声说:“林师兄,我……我想留下来。”
林照当时并未感到太意外,原本董水井和石春嘉便选择留了下来,他并不会感到意外。
而且董水井即便没有去山崖书院,未来的成就也不错。
可是被称为“董半洲”的人。
他刚想说“知道了”,董水井却自己开口解释起来,语气有些急切,像是怕被误会:
“林师兄,我不是怕死,也不是不想念书。我就是觉得……自己可能不是块读书的料子。”
他抬起头,目光坦诚,“跟宝瓶、守一他们比,我脑子笨,学得慢。齐先生教的东西,我要琢磨好久才能明白一点点,我觉得……小镇更适合我,留下来会更好。”
林照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心思,因他这番话提起了些许兴趣。
他随口问了一句:“为什么觉得留下来更好?”
董水井见林照愿意听,眼睛亮了一下,话也顺畅了许多:
“我这些天在镇上转,看到好多人都走了,空出来不少铺面。而且,我看见有穿着官服的人来丈量土地,听说朝廷要把我们这里设为龙泉县,以后会有很多官署和兵营建起来。”
他越说越投入,脸上甚至泛起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精明:
“人来了,就要吃饭、穿衣、用东西,小镇本就有些特殊,如今又成了大骊的一县,不需要多久,来小镇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铺子空着,价钱肯定便宜。我想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再想办法向新来的官署借点钱,盘下间小铺子,认真做生意。”
林照听到这里,讶然看了一眼董水井。
他不是惊讶于董水井想做生意,而是惊讶于他脑子的这个想法。
盘下低价铺面,利用小镇升格为县城的契机,甚至想到了利用官方资本贷款来启动生意?
找官署借钱,这不就相当于……找银行贷款创业吗?
若是一个商人说这些事情,自是寻常。
可董水井也才十一二岁。
这辈子唯一一次离开小镇还是跟马瞻去山崖书院。
往日里看的不都是儒家经学吗?
我怎么不知道齐先生还教商业经?
林照是知道董水井有商业天赋的,因此最后他咳嗽一声,表示可以将自己的一间铺子转给董水井,投资他做生意,算是创业的原始股。
铺子交给董水井,想要什么声音都行,任由其施展发挥。
至于李槐、林守一和石春嘉,他们三人竟是第二天结伴一起来。
李槐依旧是那副跳脱的样子,顶着个鸡窝头,眼睛却亮晶晶的,一见林照就嚷嚷开了:
“林照,我们想好了,要去山崖书院。”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肘捅了捅旁边的林守一,“对吧?”
林守一穿着那身名贵的狐裘,脸色依旧有些冷峻,但眼神却很坚定。
他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嗯,去书院。”
最让林照感到意外的,是石春嘉。
这个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怯懦和犹豫的小姑娘,此刻虽然双手仍紧张地绞着衣角,脸颊也有些微红,但她抬起头,目光直视着林照,声音虽轻却异常清晰:
“林师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