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2章 潮来峰 (第1/3页)
晨曦微露,淡金的光线穿过稀薄云层,洒落在楼阁的飞檐翘角上,为青瓦镀上一层暖色。
山间雾气如流动的绢纱,缓缓漫过峰峦。
一道身影从山洞中走出。
玄色衣袂拂过沾着露水的青苔,步履沉稳。
少年面庞尚带稚气,黑发单束在脑后,眉宇间含着几分洒然,一双眸子映着晨光,平静无波。
正是林照。
他在洞口驻足片刻,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洌的空气,这才缓步来到崖前。
举目望去,云海在脚下翻涌,远山如黛。
偌大的神仙台山顶,此刻唯有他一人独立。
自那日在祖师堂登名谱牒,正式列入风雪庙门墙,已过去两日。
魏晋当日便下了山,此刻也不知是寻了处山水佳处独酌,还是觅了方秘境闭关潜修。
林照唇角微扬,心下觉得以魏晋的性子,十有八九是前者。
这位师兄,确实不喜久居山中。
不过临行前,魏晋将山主赵景真的那番话,以及关于“聚六脉弟子于一峰”的构想,尽数告知了林照。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因为林照的存在,促使山主下定了推动此事的决心。
林照任山风拂动玄色衣衫,带来几分凉意。
‘观剑楼......老祖动作倒是挺快的,两日便定下来了。’
‘整合六脉道法的修行之地,正适合现在的我,也刚好见识下山中真正的天才修士,毕竟是一洲的兵家祖庭,不可小觑。’
对于魏晋的安排,他没有什么异议。
练气士修行,重“财法地侣”。
林照身上得自袁真页的遗产还剩不少,一位元婴地仙大老祖遗产,以及在小镇搜刮的资源,足矣支撑现阶段的“财”。
“地”,风雪庙足矣。
“侣”之一字,指的却不是道侣,而是修行上能够相互促进的同道中人,彼此砥砺大道,稳固心境,可遇不可求。
比如陈平安与曹慈,赵景真和李抟景。
只闭门造车,是很难攀登到更高的境界。
而风雪庙老祖立下“观剑楼”,以及方寸物中的正阳山剑经,便是修行之“法”。
‘也不知道他们走到哪了?’
林照心中忽然生出这个念头。
算算时间,林照和魏晋御剑离开小镇时,陈平安正带着四个孩子准备去山崖书院。
如今方才过去两日,想来是还未曾到山崖书院,说不得已经遇见了阿良,却不知道见没见到那位未来的北岳山神魏檗。
想起陈平安几人,不由的想起更多。
比如杨老头、比如杨家铺子里的徐哥和老掌柜、比如泥瓶巷,也不知道乡塾后院的竹子又长高得多少......
林照叹了口气,挥挥手,散去这些杂念。
他低头看了眼悬在腰侧的那柄墨色长剑【衔烛】。
下一刻,一道凝练如墨的剑光自峰顶骤然亮起,将小楼和崖石都映照得轮廓分明。
剑光不做丝毫停留,如一道墨色惊鸿般破开脚下翻涌的云海。
而在山中,薄雾间,几个年纪不大的孩童身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