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五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求月票】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百七十五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求月票】 (第3/3页)

惶恐,表面上却依旧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淡定模样,淡淡的道:

    “大不了我也学其他三位国公破财消灾,命人清退部分不法所得,再给北镇抚司送去几个替罪羊便是。”

    “话虽如此,但这终归是没有办法的权宜之计。”

    见徐延德不上套,赵文华又语气沉重的道,

    “何况定国公怎是其他三位国公可比?”

    “其他三位国公在朝中虽不说没有门生故吏,但与定国公相比,其实也与孤立无援的孤家寡人并无太大区别。”

    “而定国公与魏国公既是同宗,又一内一外互有呼应,东南官员和世家无不以定国公和魏国公马首是瞻,视二位国公为东南晴雨之兆。”

    “若定国公与魏国公在此事中轻易就范,哪怕只是与其他三位国公一样,只怕也将被视作朝中式微,恐怕散了人心。”

    “这人心一旦散了,今后许多事情怕也就不好办了呀。”

    徐延德自然听得懂赵文华的话,沉吟了片刻才开口问道:

    “不知赵部堂有何指教?”

    “在定国公面前,怎敢当指教二字?”

    赵文华做谦虚状,笑了笑道,

    “在下只是在想,此事是否可以揪住一点,以点破面。”

    “如今上疏弹劾京城权贵侵占百姓利益的官员,多数都是手脚比较干净的言官,对他们下手恐怕搞不出什么足以左右舆情的大事。”

    “但严世蕃这种货色一掺和进来,就像是一粒老鼠屎掉进了粥锅。”

    “若定国公能够私下沟通京城权贵,再与魏国公共同发力,将这锅掉进了老鼠屎的白粥好好的搅和一番。”

    “那么这就不是一锅粥了,而是一锅老鼠屎。”

    “没有人会吃老鼠屎,正如没有人会相信与严世蕃是一路货色的人。”

    “如此一来,就连皇上也不好偏信他们奏疏中所奏之事,那些言官的弹劾奏疏自然也就成了废纸一张。”

    “这回的事自然也就更容易糊弄过去了不是……”

    “……”

    听了赵文华的话,徐延德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应对之策。

    而且京城权贵如今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很容易私下沟通,操作余地很大。

    至于魏国公徐鹏举那边,其实与京城权贵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毕竟谁也无法保证皇上借机收拾了京城权贵,尝到甜头之后,不会将目光瞄向地方上的权贵……因此也一定会鼎力配合。

    不过徐延德还是笑了起来,意有所指的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严嵩是你的义父吧,如此算来,严世蕃也要算你的义弟了吧?”

    他怎会不明白,赵文华此计祭出,就是要严世蕃的命。

    “他分不清自己的立场,屁股坐错了地方,那便是不仁,又怎能怪在下不义?”

    赵文华讪笑。

    徐延德微微颔首,与其相视而笑:

    “既然你如此深明大义,我便姑且试上一试吧。”

    ……

    几日后。

    詹事府府衙门口聚了一群属官,正齐心协力在大门两侧安装新的木制堂联。

    上联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曰: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自然又是鄢懋卿的手笔。

    结党嘛,必须得有一个极为响亮的口号。

    正如历史上许多起义与开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绝对都离不开一个既响亮、又极具煽动性的口号。

    比如: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如:刘邦的“伐无道,诛暴秦”。

    比如:张角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再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而鄢懋卿则选择了数十年后才起势的东林党口号,继装过徐阶的逼之后,将东林党的逼也一起装了,不给他们留一丁点装逼的机会。

    “鄢懋卿是真能装啊……”

    严世蕃实在是有点没眼看,无奈扶额。

    他就不明白,这群詹事府属官究竟在跟着鄢懋卿自豪个什么劲,又兴奋个什么劲?

    纵观古今,这种善于装逼的人,有几个是好东西?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圣旨到——!”

    一声报喝忽然在身后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