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顺门案【求月票】 (第3/3页)
隐隐开始后悔。
早知如此不如刚才就不该瞻前顾后,抢先一步如此表态,没准儿一举还能获得皇上的青睐,冲刺一波内阁首辅之位。
不过转念再一想。
还是算了吧,夏言很快就要回来了,与夏言为敌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尤其现在再细细去想夏言的事。
为何总觉得皇上这回命其革职闲住,又在其即将回归之际,逼迫他们三人完成站队。
似乎有那么点保护夏言,将他们三人当做了弃子的意思呢?
不过翟銮此刻没得选,他们二人却还有得选。
再想到如今的朝堂局势,尤其是今日早朝之后,那些官员疑似即将搞事……
心中如此想着。
许赞似乎已经做出了抉择,抢先一步叩首道:
“君父,微臣私以为,太子出阁之事宜在行过冠礼,百官在奉天门外行五拜三叩之礼之后……”
如果依照礼制去办,正常行过冠礼那就至少是太子十四岁以后的事了,这一拖至少能够拖上八九年。
他这话说的同样很有水平。
虽不反对太子入主慈庆宫,但却希望缓入、慢入、有节奏的入。
这话传出去之后,自然很难当了背锅的弃子,又没有公然与朱厚熜作对,就算朱厚熜心中不满,也不能因此问他的罪。
这也算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选择了。
毕竟这个朝堂又不是朱厚熜一人的朝堂,自绝于朝堂可比略微引起朱厚熜的不满要严重得多……
话音未落。
“哇——!”
“啊——!”
“呜——!”
一阵哄闹骤然响起,紧接着便传来了震天的哭声,甚至还能听到一阵一阵声震阙庭的撼门巨响。
“?”
朱厚熜本就因许赞的话微微蹙起了眉头,听到这动静眉头又蹙紧了几分:
“黄锦,去瞧瞧这是什么动静!”
这一刻,朱厚熜仿佛梦回十七年前的嘉靖三年。
那次也是在文华殿,也是在早朝结束后不久,也是诏谕礼部商议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之事,也是与此刻一般无二的动静。
那是“大礼议”最激烈的时刻,史称“左顺门案”。
两百余名朝臣为了逼迫他改变旨意,跪在距离文华殿不远的左顺门外恸哭不起。
他命太监传谕命朝臣即刻退去,这干朝臣却直到中午仍不离去,甚至一个个撼门大哭、声震阙庭。
最终朱厚熜只得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了诏狱。
又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因廷杖而死的朝臣就高达十六人。
自那之后,反对议礼的官员才纷纷缄口,“大礼议”总算以他获胜告终,之后这些人就算要闹也只敢小打小闹。
难道这回,这干逆臣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竟又给朕来这一套了?
真当朕的廷杖打不死了人了么?!
“……”
翟銮、许赞和张璧三人闻言则是略微松了一口气,心中多少都有点隔岸观火的心思。
事情终归还是如他们所料闹到了这一步。
如此不论是不得不屈服的翟銮,还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的许赞,亦或是尚未表态的张璧,都减轻了一些压力。
事后无论是对朱厚熜,还是对朝堂,他们都有话可说。
接下来只看朱厚熜如何应对,这就不是他们的事了……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黄锦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启禀皇爷,是一众官员围了詹事府大门,正在擂门大哭……”
“詹事府?”
朱厚熜一怔。
哦对喽,詹事府府衙就在文华殿隔壁。
这回这些朝臣倒是吃一堑长一智,怕把朕逼急了再来一次“左顺门案”,没敢来胁迫朕,倒直接跑去给鄢懋卿施压了。
这倒是颇为明智的选择。
正因詹事府府衙就在文华殿隔壁,他们擂门的声音和哭声一样可以被朕听见,一样可以向朕表明态度。
但又不必冒朕亲自下场的风险,不小心再搭上自己的性命……
随后正在小心观察朱厚熜反应的黄锦、翟銮、许赞和张璧四人,就见朱厚熜忽然嗤笑一声:
“呵,他们惹谁不好,偏要去惹鄢懋卿?”
“来来来,许赞,你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不要受这些琐事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