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我要是有几个团,我会是这样? (第1/3页)
莫林这会儿意识到,自己虽然有超越时代的知识和系统的辅助,但在实际的指挥经验上,其实还是有很多不足。
而经验这东西,就只能靠多干仗了,也没什么捷径能走。
听到莫林给警戒分队配备卡车的提议,克莱斯特眼睛也亮了起来:“这这是个好办法!这样一来,我们的警戒分队就安全多了!”
“何止是安全。”
曼施坦因的眼神里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显然想得更深一层。
“营长,如果我们给警戒分队配备了卡车,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警戒范围,向外延伸得更远!”
莫林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这正是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他之所以不愿意放弃外围的警戒,把部队全部缩进城里打巷战,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金手指——系统地图。
系统地图的范围是有限的,他必须通过前出的侦察单位,来‘点亮’地图上的战争迷雾。
警戒线铺得越开,他的视野就越广阔,对战场态势的掌握就越全面。
如果单纯缩进城里,那他就成了瞎子和聋子,只能被动地等着敌人打上门来,系统地图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之前,他不敢把警戒线铺得太开,就是担心散出去的警戒分队回不来——就像今天这样。
不过如果配备卡车的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就这么定了。”莫林当机立断,“命令各连,立刻从辎重队抽调卡车,为所有派往城外的警戒小组配备载具!”
“是!”
三人组又讨论了一阵关于防御作战的内容,然后很快发现了一个新问题。
那就是如果高卢人从其他方向渡河的话,教导突击营该如何应对?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地图上那条蜿蜒穿过沙勒罗瓦的桑布尔河上。
他们一直下意识地将桑布尔河当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认为敌人只可能从南城方向,也就是河的南岸发起进攻。
但战争从来都不是单选题。
沙勒罗瓦城从西到东,长度足有五六公里。
而教导突击营这点兵力,光是守住南城区的正面和两翼就已经捉襟见肘,根本不可能将整条桑布尔河的河岸线全部纳入防御范围。
正如克莱斯特所说,高卢人完全有能力,在远离城区的河段,利用工程部队快速架设浮桥。
一旦他们的主力部队通过浮桥抵达北岸,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绕开沙勒罗瓦南城的坚固防线,从北城的东西两侧发起攻击。
到那时,教导突击营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绝境。
更要命的是,那个刚刚立下大功的野战炮兵营,他们的阵地就设在北城外的一处高地上。
这个位置虽然能为南城的防御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但同时也完全暴露在了城外。
如果高卢人成功渡河,这个炮兵营也只能选择进城或者后撤。
一旦炮兵阵地无了,教导突击营就会失去唯一的火力支援。
“从其他位置渡河”
莫林盯着地图上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