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用钱说事 (第2/3页)
,他应该也知道你们的事儿了,总之,这事儿你自己拿主意,别把好好的一个姑娘给毁了。”
“周哥,回去后能不能别跟他们说这事儿?”
“我可没那闲心。”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回走,武阳跟着又问起另外一件事情:“周哥,你说巴图说的矿点,是不是真的?”
周景明想了下:“我觉得可能性很大。阿勒泰这边,从明清时期就有人在这边淘金,而且,毛子那边,也曾有不少人越界过来盗采。
解放后,两边合作,就像云母矿一样,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老毛子庄吧,那些年,不但合作一起采云母矿等东西,也曾有过合作采金。
民国那段时间,也有过合作。
从巴图说的情况来看,那地方有房子,有机器,很有可能还大力开采过。
这样的开采,我估计,十有八九开采的是岩金,那些能见到明金的矿料,很可能就是从矿洞里开采出来的,估计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没有开采了。
我以前在勘探队的时候,也根据记载,到过好几处这样的地方,根据尾矿寻金。
这样的矿点,现在还有好几处是国营的矿场。
不排除还有没发现的。
要是真有这样一片地方,咱们就发财了。”
武阳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怎么说?”
“值得动用机器开采的矿脉,挖出来的矿料又能直接见到明金,那不等于白捡吗?”
周景明微微一笑:“这是老天给咱们喂饭吃啊,反正淘金季结束,我还盘算着去洗洞,正好,这个冬天就扎在那儿,能搞出不少东西来,咱们去年才搞了多久,就分了那么些金子,一个冬季下来,那得是多少?”
武阳也咧嘴笑了起来:“想想都美,搞岩金,确实比淘砂金得到的金子要多得多。不过……巴图的羊,他真的放得下?”
“这有什么放不下的?巴图说的,将羊群交托给亲戚,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周景明解释道:“他这也是没办法了,父母老了,妹妹待嫁,就他一个主要劳动力,若是天天守着他的羊群,日子实在艰难。
哈族牧民居住的地方,按一年四季分为冬窝子、春窝子、夏窝子和秋窝子,一般春秋两季为一处,冬季住在地窝子里面,若是在林区,则是住在木房子里过冬,其他季节住在毡房,几户人家称作一个阿吾勒。
阿吾勒由有血亲关系的人家组成,居住的地方,草场相连,方便协作生产,一同转场迁徙。
和分田到户一样,牧民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