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6 庞大特种飞机家族,自此刻开始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266 庞大特种飞机家族,自此刻开始 (第1/3页)

    “威铭同志,这样搞,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一点?”

    在众人的愕然中,曹副总担忧地看着刘威铭。

    太激进了!

    这百吨级的还没首飞成功,直接要求改型达到150吨级。

    更是要求预研200吨级的。

    配套、基础、经验什么的都不足啊。

    “不大!运-10本来就是110吨级,而且是涡扇发动机的喷气式大飞机……对于团队来说,106吨最大起飞重量的指标甚至是比运-10降低了很多……只要了解运-10的都清楚,运-10下马不是设计有问题,而是配套跟不上,距离需求差得太多了。”

    刘威铭脸上神情陡然变得严肃。

    “咱们的运输机研制,应该跟战机研制一样,列装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甚至还需要增加探索一代……以此保证装备研制不断层……同样,只有在预研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先解决关键技术瓶颈,提前准备配套,避免现在这样在研制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去临时攻关,太碍事了……”

    刘威铭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点头不已。

    之前这些年的研制工作,不就是在研发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临时攻关么?

    从85年到现在,619组织了不下200场的技术攻关,不断从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大学、生产企业抽调技术骨干搞攻关。

    要不然,619即使有再多的经费,技术发展也没有这么快的。

    “刘总,如果要搞150吨级飞机,30000吨大压机就无法满足大梁的结构强度要求了。”

    马总提醒刘威铭。

    运-10下马,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配套跟不上。

    没有更大吨位的大压机只是一方面,发动机、飞控系统、材料等等,国内能提供的跟设计所需的,有着不小的差距。

    没有完善而成熟的材料供应体系,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仿制工作也不顺利等问题一直存在。

    如何能不下马?

    “威铭同志的提议不错!我觉得可以在整个国防科技战线推广。”

    曹副总在刘威铭解释后,明白了刘威铭所说的预研200吨级大飞机的意思:通过预研,提前对项目所需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做好研制的准备工作以及配套准备工作。

    “对,确实应该整个国防科技战线都学习这样的策略。那样一来,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