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物勒工名 (第1/3页)
“成,那就依先生所言。”
嬴渠梁最终还听从赵政的意见压下内心的悸动。
顿了顿他又问,“此军队是先生所创,不如先生给这支队伍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吧?”
名字?
赵政愣了愣,名字这事他还真没细想。
“不如,就叫锐士如何?”嬴渠梁来了一句。
锐士?秦锐士?
赵政想了想,荀子曾言: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这秦之锐士,说的就是历史上的秦锐士了。
赵政点头附和道:“锐士,这当真是个好名字啊!”
“锐,象征着锋利,无坚不摧,意味着这支军队所向披靡。”
说到这,赵政突然又想到一件事,赶忙道:“君上,说到这里我还有个提议。”
“哦?你说。”嬴渠梁示意赵政说。
“我建议,咱们在武器乃至任何物品产出时,都要实行物勒工名的制度。”赵政拱手道。
“物勒工名?”嬴渠梁微微皱眉,琢磨着这四个字,“可是如殷周青铜铭文那般,记录铸造者之名?”
“是,但远没有那么简单。”赵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君上,刻名其上,可不是为了彰显他们的功劳,以命相连,方便日后追责。”
追责?嬴渠梁不解,做个武器怎么还追上责了?
“君上请想。”赵政耐心解释道,“我大秦锐士持戈冲锋,手中长戈若锻造时用了劣质木料,受力即断,试问战场上,戈折命断,这是谁的责任?”
“我大秦锐士倚重盾御敌,盾牌若夹层薄脆,一击即穿。”
“战士身躯暴露于敌箭之下,殒命沙场,这又是谁的责任?”
嬴渠梁双眉微皱,因为在秦国这种事还真不少。
当然,这都是那帮该死的老世族干的事,秦国的军备打造大权一直以来是他们掌管。
“这其一,就是我们要提前防范好这一切。”赵政又道,“一柄剑,一片甲,甚至是一支箭。”
“都要刻上工匠之名,刻督造官之名,刻验收者之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