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天家威严崩塌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6章 天家威严崩塌 (第1/3页)

    赵佶被搀扶着,回到寝宫。

    李纲趁机,给宇文虚中讲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

    听完事情完整经过之后,宇文虚中彻底傻眼了。

    他不解地看向李纲吴敏等人,心中疑惑他们为何当初不马上动手。

    而是要等到定难军和蔡京勾结起来,这才动手。

    杀了梁师成的时候,我不是都告诉你们该怎么办了么,我大喊诛杀奸佞,你们当我在发疯呢?

    如今蔡京突然翻覆,横插一脚.

    说实话,宇文虚中不怕蔡京来插一脚,因为蔡京老了。

    他没有精力再搞党争了,这时候不顾身体,要加入这场乱局,无非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出路。

    而且有他的资历和能力在,能在这场旨在把大宋挽救回来的变局中,贡献不俗的力量。

    那时候,便宽恕了他以前的罪过又能如何?

    家国天下面前,什么仇怨抛不下!

    但是偏偏他蔡京不是自己插入进来搅局的,而是带着定难军一起。

    蔡京老了,定难军可不老!

    不管是他们这个势力,还是掌控这个势力的人,都太年轻了。

    就算是耗,其他势力都不占优势。

    智计百出的宇文虚中,此时也有些无奈了。

    看着艮岳宫阙上的屋脊吻兽,在月光下清冷的模样。耳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宇文虚中叹了口气。

    不过仔细想想,当今官家赵恒性情柔懦,倒是士大夫阶层最好的选择。这大宋河山,就早些交到士大夫辈手中,即便是蔡京,也不会如王黼、梁师成那般胡来。

    这江山,从头来收拾罢!

    宗泽看着如此多的兵卒,聚集在艮岳这种脂粉地,生怕有大头兵做出什么出格的事,让今晚的行动变质。

    于是他赶紧说动众人先退出去,请官家来完成交接。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郭浩,后者轻轻点了点头。

    只要他们肯撤,其他人自然没有问题。

    在离开时候,只见艮岳的宫墙上,已经换防上了一群定难军的兵马。

    李纲赶紧吩咐姚友仲,也安排一些殿前司侍卫,在这宫门处。

    三方兵马守住艮岳,为首几人去请官家。

    此时谁也不想留下,必须去一个,否则这定策之功,就要少去一半。

    郭浩、高屐、李纲、吴敏一同前去。

    几人来到皇城,碰见死守此地、忠心耿耿的邵成章,告诉他大事已成。

    邵成章当即引着几人来到殿外,请官家去艮岳。

    谁知道里面正在哭泣的赵桓,听到要去见他爹,顿时哭的更大声了。

    李纲气急,大声道:“官家!都门如此,国本不定,人心难安。还请官家早收印玺,统领新军,收拾乱局。臣等请官家出外,昭示天下。臣等敢不为官家尽心竭力,继之以死!”

    殿内只有呜呜的哭泣声,不见脚步声。

    邵成章此时也急了,开门进去,只见大殿内燃着一根蜡烛。

    皇后朱涟无奈地看向邵成章,赵桓就在她怀里,不肯抬头。

    外面兵荒马乱,他都听到了喊杀声,在他印象中,艮岳肯定已经是尸山血海。

    “官家?”

    “官家,外面全都是忠贞义士,各方势力都是为了扶保官家而来。上皇已经点头,要给官家印玺和兵符,官家何故在此哭泣,不如早定名分,以安人心。”

    赵桓总算抬起头,试着撑着膝盖,似乎想站起来。

    但用了一下气力又软软坐回去,靠在皇后怀中,仍然是满面泪痕,有气无力的挥手道:“你们自去,莫要来害孤,莫要来害孤……”

    连朕都不敢称了。

    外面的李纲也不顾礼节了,直接冲入殿内,一把将隔绝寝殿卧室与内室的活页屏风扯开。

    “此非哭泣之时!陛下,请速速起身,随我等进艮岳,安定局势!”

    皇后被赵桓扯得衣衫不整,鬓发散乱,此时看着瑟瑟发抖的官家,神色复杂的叹息了一声。

    官家如此做派,天家威严何在?

    自己这个皇后的威严,又何在?

    她都恨不得自己是男儿身,是皇帝,此时跟着他们去就是了,还能怎地!

    郭浩看着眼前的局面,皱起眉来。

    他虽然是定难军的代表,但是资历和官职都不高,所以没怎么说话。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再拖了。

    今夜不把事按死,后续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来。

    “既然官家不肯去,那就把上皇带来吧!”

    郭浩说完,其他几个人都朝着他看来。

    如此一来,天家威严就彻底没有了,因为此时天都快亮了。

    暗中不知道有多少大宋都门的百姓,在偷偷观瞧,而且还有那么多的宫娥太监。

    大宋太上皇、已经君临天下近二十年的赵官家,被军汉们架着从艮岳押送皇城?

    郭浩无视几人的眼光,心中想的全是节帅的嘱咐,此事不成前线的弟兄吃糠喝稀啊?

    他转身就走,摆明了要亲自去干。

    “不行!万万不可!”李纲说道。

    他心中虽然看不起这对父子官家,但是对大宋,他还是很忠心的。

    “如此一来,天家威严何在!”

    虽然他是名满天下的李相公,但是郭浩丝毫不惧,手握剑柄道:“事已至此,更有何法?”

    李纲朝后退了一步。

    他很明确地感受到了,这小将身上的锐气森然肃杀,有若实质,稍稍靠近都会被刺伤。

    大宋武官在文臣面前,谁敢如此?

    更何况还是官至使相的文臣。

    但是这个小将身上,明显没有武人面对文官时候那种天生的退让畏惧。

    李纲无奈,只能是去赵桓身边继续劝说。

    剩下的人赶紧跟上,吴敏再做最后的努力,对赵桓说道:“官家,为了大宋,不可再迟疑了!”

    赵桓此时脑子里早就是一片浆糊,这种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的。

    恰似一滩烂泥,你想要把他支棱起来,可是他根本没有骨头。

    历史上如此,今天依然如此,他们爷俩绝对配得上他们在靖康之耻中受的苦难。

    眼见那定难军小将,已经决然离开,李纲一甩袖子,闭着眼睛转过头去,唉了一声!

    郭浩出宫之后,飞马回到艮岳,一声令下。

    千骑顿时集结,汇聚在他身边。

    现场知兵的几人,都感到一阵绝望,这是一路赢过来,甚至击败了女真鞑子的精锐之师。

    在场其他兵马,却都是汴梁城中的,还未曾打过仗的新军、侍卫。

    宗泽此时提气高呼,“你要作甚!”

    “官家不肯前来,要上皇去殿内相会!”

    众人面面相觑,这时候还不肯前来,这官家对太上皇,竟然有如此深的恨意么?

    宗泽他们背后的将士,一听顿时又欢呼起来,迫不及待和定难军一起,要带着上皇招摇过市。

    宗泽和身边人眼神一对视,都觉得无奈。

    郭浩捉到两个内侍,让他们进去把赵佶扶了出来,此时他已经面如土色,浑浑噩噩地被推上一副銮舆。

    四个军汉上前,扛起銮舆就走。

    多少军汉,这个时侯兴奋如狂,跟着振臂欢呼。

    万军当中,火光之下,汴梁的百姓亲眼见到了这个场面。

    终于,一群人来到了皇城,有人架着赵佶下来。

    在门口拜伏的内宦已然俯首在地,屁股撅得老高,头都不敢抬起。

    赵佶在銮舆上,从未感受过如此难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