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易安求救 (第1/3页)
结束了汾州之行,陈绍于正月二十回程。
汾州士人纷纷出城相送。
看着城郊那长长的人龙,陈绍笑道:“人心可用!人心可用啊!”
张孝纯在一旁,恭维道:“节帅总揽人心,大事可期。”
陈绍瞥了他一眼,说道:“所谓大事,肯定是驱逐鞑虏,光复故地,再造大宋,对不对?”
张孝纯轻捻胡须,在马背上摇头晃脑,“节帅觉得对,那就是对。”
陈绍哈哈一笑,懒得和他打机锋,如今初露峥嵘,手下人心已经蠢蠢欲动。
这时候的他,突然就相信了一件事。
以前他觉得所谓的黄袍加身,纯属是赵大的挽尊之词。
但如今想来,这件事有五成几率是真的。
很多时候,手底下这帮人,都是比被黄袍加身那个还着急的。
太原与汾州的交通,本就十分平整便利,到了傍晚时分一群人就回到了太原城外。
沿途陈绍瞧着两岸有人,正在敲击汾河的浮冰。
而身穿营造局的工匠,手里拿着牛皮卷和铅棒,已经开始沿着水道测绘。
很快,他们就会在河东各地修建水利,而这仅仅是几天前的决定。
这说明所有的一切都在高效运转,自己的政令,可以在三五天被落实。
这在大宋冗官、冗政的体系中,是绝对不可能见到的场景。
自己的这套班底,目前来说是绝对够用。
历史上军机处,也是雍正在应对西北战事的时候,弄出来的高效体系。
陈绍如今施行的,算是和军机处有点像,这种体系最大的缺点就是金字塔塔尖的自己实在是有点累。
每天要看太多的奏报,而且要拿的主意太多,有时候难免出错。
有些事做错了,可以去改,陈绍不忌惮这些,他本身并非那种唯吾独尊,不肯认错的性格。
但是有些事,明知道错了也要撑着,因为已经没得补救。
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威严。
这些事决断起来,都很烧脑,而且没有明显的对错。
有很多决定,要等到许久之后,才能看出利弊来。
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会选择比较中庸的决断,比如能稳赢但是要耗费一些时间,与出奇谋有风险的速胜,他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就在他脑子里思绪纷飞的时候,抬头已经到了府门前。
回到内宅,陈绍瞧见环环房中,站着一个生面孔。
只见她一身蜜色衫裙,满头青丝盘着妇人发髻,看上去约莫三十来岁,一张雪白鹅蛋脸,弯眉凤目,也是个美人。
陈绍问道:“这是?”
翠蝶笑道:“老爷,这是种府的女医林先生,得知夫人有了身孕,种老爷专门派来的。”
女医能被叫个先生,看来是有些道行,陈绍朝她点了点头。
“这位想必就是节帅了,妾身林巧娘,受东家驱使前来。”妇人敛衽施了一礼。
“哦哦,原来是林先生,今后有劳了。”陈绍笑着说道:“你这大哥还挺有心。”
“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