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章:这台“手术刀”,能绣花!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57章:这台“手术刀”,能绣花! (第1/3页)

    想法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态,破土而出,直冲云霄。

    行动,便如雷霆万钧。

    龙河大学最深处的保密实验室内,空气中弥漫着焊锡的微焦气味与高能粒子冷却时特有的、一丝丝臭氧的清新。

    校长何宇亲自坐镇,他的身影在无数闪烁着数据流的屏幕前,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特别进修班”那群平均年龄超过七十岁的国宝级老教授们,此刻褪去了一身儒雅,化身为最严苛的工程师。他们戴着老花镜,手中却把玩着最新的三维模型,用浸淫了半个世纪的工程学直觉,为这个疯狂的项目提供着最坚实的地基。

    一旁,来自医学院的顶尖专家团队,则将人体每一寸肌理、每一根神经的奥秘,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化为一行行精准的生物学参数。

    工程学、医学、信息学……

    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此刻发生了剧烈的、前所未有的化学反应。

    第一台智能手术机器人【扁鹊一号】的原理样机,以一种彻底违背了科研规律的速度,被强行催生了出来。

    它静静地矗立在实验室的中央,通体覆盖着一层哑光质感的钛钨合金,流畅的线条充满了力量感与未来主义的美学。

    四条主机械臂如同蓄势待发的钢铁巨蟒,安静、沉稳,却又蕴含着足以撕裂一切的恐怖力量。

    而在那看似粗犷的臂膀末端,是截然不同的极致精细。

    一个巨大的环形工具架上,陈列着上百种不同的微型手术工具。

    有比发丝还要纤细百倍的神经吻合针。

    有刃口宽度仅有几个分子厚度的细胞分离刀。

    有能够在血管内壁进行作业的超微型旋切钻头。

    这已经不是一台机器。

    这是一个融合了人类对生命最深刻理解与对机械最高控制能力的、崭新的造物。

    “完成了。”一位老教授摘下眼镜,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疲惫与亢奋。

    何宇的目光从样机上收回,他没有太多兴奋的表示,眼神平静得可怕。

    他知道,造出来,只是第一步。

    如何让全世界都理解这台机器的真正意义,才是关键。

    “进行模拟手术?”医学院的院长提议,“我们可以准备最高难度的颅内动脉瘤剥离术,或者视网膜修复……”

    “不。”

    何宇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太专业了。”他环视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专业,就意味着门槛。普通人看不懂,他们只能看到血肉模糊,只能听到我们自己的解说。他们无法直观地、发自内心地、感受到那种超越极限的震撼。”

    “我们需要一种更纯粹的、更暴力的、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展示。”

    “一种……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