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十几年手抖,机器人一小时治好 (第2/3页)
属冷光的机械臂,悄无声息地展开,如同某种来自未来的神祇,正准备降下神罚,或施以神恩。
手术室内,气氛肃杀。
何宇亲自坐镇中央,他的眼神锐利,扫视着每一个监控屏幕上的数据流。
医学院的精英团队,全神贯注地监测着老教授的生命体征,每一个心跳、每一次呼吸,都被放大到极致。
而真正掌控这场手术核心的,那个手握“手术刀”的人,却让所有知情者都感到一丝荒谬。
信息学院,大一新生,王涛。
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此刻正坐在主操控台前,双手握着力反馈控制器,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
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浑然不觉。
他的眼前,是一块巨大的8K超高清屏幕,上面显示的,是显微镜放大了数千倍后的人体神经组织。
那些因为辐射和常年劳损而变得紊乱、粘连、甚至断裂的神经纤维束,如同被飓风摧残过的电缆,杂乱无章地纠缠在一起。
这就是他们要征服的战场。
一场长达一小时的、在显微镜下进行的、超高难度的“神经微观纤维束接续”手术,正式开始。
“手术刀,启动。”
何宇的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感情。
王涛的手指微动。
屏幕中,【扁鹊一号】的一条机械臂末端,探出了一根比注射针头还要纤细百倍的微观手术刀。
刀锋在无影灯下,甚至不反射任何光芒,因为它已经超越了肉眼可见的锋利极限。
稳。
机械臂的动作,稳得不像话。
没有一丝一毫的颤动,哪怕是亚微米级别的抖动都不存在。
“开始剥离第一神经束粘连组织。”
指令下达。
屏幕中的微观世界里,那枚看不见锋刃的刀,动了。
它以一种超乎人类想象的精度,切入两根几乎完全粘连在一起的神经纤维之间。
每一次切割。
每一次分离。
每一次对疤痕组织的清除。
其精度,都死死地控制在微米级别。
时间,在极致的安静与专注中流逝。
手术室里,只剩下生命体征监测仪平稳而有节奏的“滴滴”声,以及操控台上偶尔响起的、少年沉稳的呼吸声。
那些比蛛丝还要纤细百倍的神经纤维,在机械臂那堪称神迹的操作下,被一根根地、耐心地、完美地重新梳理、连接。
断裂处,被用一种特殊的可吸收蛋白线,以一种人类外科医生永远无法完成的微观编织手法,重新缝合。
那不是缝合。
那是艺术。
是微观世界里,一场关于生命秩序的重建。
一小时后。
“最后一根神经纤维束,接续完成。”
王涛的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沙哑。
“机械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