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苏黎世的“日夜盼望”! (第2/3页)
自己的大脑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几乎无法呼吸。
六个月的挣扎。
十分钟的“随手”修改。
这种对比,荒诞到让人发疯。
同样的发疯,正在人工智能实验室里上演。
“她……她重构了底层算法!”
一个博士后研究员指着中央服务器上瀑布般刷新的代码,声音里充满了非人的颤抖。
“徒手!”
“她甚至没有用开发工具,只是用最基础的文本编辑器!”
那个叫林晓灵的女孩,仅仅是旁听了一次他们的项目会议,在听到他们关于神经网络效率瓶颈的抱怨后,便要了一台终端。
两个小时后,一个体积缩小了百分之四十,但运行效率却提升了三百个百分点的全新底层算法,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原有的算法,是他们整个团队,乃至整个欧洲AI学界,引以为傲的结晶。
现在,它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用一种近乎是“神迹”的方式,彻底碾碎。
“那个来自龙河的天才。”
这个称谓,不再是窃窃私语,而是变成了苏黎世校园里带着敬畏与恐惧的传说。
它像病毒一样扩散,从物理系到材料系,从计算机科学到生命科学,无一幸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校长办公室。
古朴的落地钟时针刚刚指向下午三点。
但对于校长赫尔曼·施耐德而言,这几天,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
他的电话,已经变成了一部专门用来接收“神迹报告”的圣器。
“校长!”
电话那头,是材料学院系主任欣喜若狂又带着一丝崩溃的吼声。
“我们的‘超导薄膜’项目有突破了!是一个叫李响的龙河学生,他只用了一个下午就优化了我们的分子束外延设备!”
赫尔曼刚挂断这个电话,内线又疯狂地闪烁起来。
“校长!人工智能实验室那边也疯了!”
这次是计算机系的系主任,他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在梦游。
“一个叫林晓灵的女孩,她竟然徒手重构了我们整个神经网络的底层算法!”
“校长!量子光学实验室……”
“校长!高能物理研究所……”
一个又一个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