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8章:教授的崩溃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98章:教授的崩溃 (第2/3页)

掉霍夫曼教授口中任何一个单词,任何一个最基础的定义。

    那是一种面对知识高峰时,发自内心的敬畏与渴求。

    霍夫曼教授对此很满意。

    但当他的目光转向前三排时,那份满意瞬间凝固了。

    那二十名来自龙河大学的二年级学生,无一例外,全程面色如常。

    不。

    那不是“如常”。

    那是一种极致的平静,平静到近乎漠然。

    他们就像是在听一堂最简单的、关于“力、热、声、光、电”的初中物理入门课。

    没有笔记。

    没有记录。

    甚至没有丝毫的表情波动。

    坐在第二排的一个男生,单手托着下巴,视线投向窗外,似乎对阿尔卑斯山的风景更感兴趣。

    另一个角落里的学生,正百无聊赖地转着笔,笔尖在空中划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残影。

    霍夫曼教授的心头,第一次升起一丝不悦。

    是傲慢?还是根本听不懂,所以干脆放弃了思考?

    他决定稍稍增加一点难度。

    “……等离子体的宏观不稳定性,是约束的首要难题。其中,最典型的‘扭曲模’和‘撕裂模’,其数学描述依赖于复杂的磁流体力学方程组……”

    他开始引入一些高阶的数学工具。

    后排的笔尖滑动声,变得更加急促、甚至带上了一丝焦躁。

    前排的龙河学生们,终于有了反应。

    几个人脸上,那难以掩饰的百无聊赖的表情,变得更加明显了。

    仿佛在说:就这?

    霍夫曼教授的额角,第一次渗出了细微的汗珠。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那股荒诞的感觉,将话题推进到项目的核心领域——等离子体加热。

    “目前,主流的辅助加热方式有三种:欧姆加热、中性束注入以及波加热。我们苏黎世的方案,重点在于‘中性束注入’的能效优化上。”

    他调出一份数据图表,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参数。

    “根据去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由麻省理工团队主导的一项研究成果,高能中性束的注入功率阈值,普遍认为在……”

    他引用了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关键数据。

    这个数据,是整个领域内公认的最新权威结论。

    就在此时。

    一只白皙的手,从第一排举了起来。

    动作不大,却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霍夫-曼教授的讲述被打断了。

    他看向那个举手的女孩,正是资料上显示的带队人之一,林晓灵。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