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读书的声音 (第1/3页)
第十二章 读书的声音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春,界山山脉的风裹着雪粒,刮在脸上像刀割。
狗剩站在一处冰封的山脊上,青金色的骨甲在铅灰色的天幕下泛着冷光。
他已将大半骨甲隐去,只留脊背和肩头的甲片抵御山风,裸露的手腕上,酸枣核手链被冻得冰凉——那是黑石寨的瞎眼妇人给的,他一直戴着。
几个月前
“黑甲兄,翻过这道山梁,就该是南阳郡地界了。“
刘备勒住喘着粗气的黄骠马,哈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风里。他身后的队伍缩成一团,五百余人的队伍在连绵起伏的界山面前,像一串蠕动的蚁群。
这界山原是荆州与豫州的界山,灾变后大地莫名膨胀十倍,原本险峻的山脉变得愈发苍茫。
队伍已经在山里走了半月,粮草见了底,连最耐旱的马匹都开始踉跄,若再找不到人烟,怕是要困死在这冰天雪地里。
狗剩眯眼望向山梁另一侧。
那里的雪地上隐约有踩踏痕迹,不是野兽的蹄印,倒像是人类用木柴铺垫出的路径。他指尖凝出一点白霜,寒气顺着山脊蔓延开去,片刻后收回手:“有活气。“
队伍翻过山梁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山坳里藏着个简陋的山寨,几十间土坯房依山而建,外围用削尖的木桩围着,像圈歪歪扭扭的牙齿。
寨门紧闭,木桩上挂着几具冻硬的妖兽尸体,看模样是钢毛竹鼠和铁背熊,冻得像块黑炭。
“有人!“
一个护卫指着寨墙,那里有个脑袋缩了缩,露出双警惕的眼睛。
刘备让队伍停在一箭之外,自己牵着马往前走,扬声道:在下刘备,途经贵地,想借宿几日,若有粮草,愿以兵器相换!
寨门沉默了许久,才吱呀一声开了道缝,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探出头,手里握着柄豁口的柴刀:你们...不是王睿的人?
“王睿?“
刘备摇头,我等只是赶路的行旅。
少年这才松了些警惕,打开寨门让他们进来。进了寨才发现,这里比看着更寒酸——土坯房的屋顶大多塌了角,孩子们裹着破烂的兽皮缩在墙角,有个老婆婆正用石块砸着冻硬的兽肉干,砸一下呵口气,手上的冻疮裂着血口。
我叫石头,是这黑石寨的头。
少年瓮声瓮气地说,
去年冬天雪太大,山里的妖兽都饿疯了,寨里的青壮...死了大半。
狗剩走到晒谷场边,那里堆着几堆黑乎乎的东西,看着像树皮和草根。他捏起一块凑到鼻尖,能闻到淡淡的血腥气——是人的血,混在里面。
“王睿的人?“
狗剩问,指尖的白霜差点把手里的树皮冻成粉末。
石头的脸瞬间涨红,攥紧了柴刀,
说起了王睿的事
他们上个月来收'血税',抢走了我们最后两担兽肉,还说这个月交不出五十斤妖兽肉,就把寨子烧了.....。
刘备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从行囊里翻出最后几袋麦饼,递给石头:先让老人们垫垫肚子。
我们这些人,或许能帮你们猎杀些许妖兽。
石头看着麦饼,喉咙动了动,突然噗通一声跪下,身后的寨民也跟着跪了一片:“求大人救救我们!
王睿的人说,交不出妖兽肉就把我们当诱饵,扔到山涧里喂那只会吐毒雾的花蛇......。
狗剩扶起石头,掌心凝结出一朵冰花,冰花在寒风里不化,映得少年眼睛发亮:我们杀妖兽,不杀人,但是也不会对你们视而不管。
接下来的十天,黑石寨成了界山深处的一处奇异战场。
天不亮,
狗剩就提着骨刃进山。他的身影在林海雪原里穿梭,青金色的骨甲偶尔闪过,惊起一片飞鸟。
起初石头还想跟着,却被他一句话劝住:跟着,添乱。
第一天傍晚,狗剩扛回了两头铁背熊。
那熊足有三千斤重,皮毛硬得能挡箭矢,此刻却被三根冰锥钉穿了头颅,冻得僵硬。寨民们围着熊尸啧啧称奇。
有个老猎户颤巍巍地摸了摸熊皮,叹道:这熊是山北的王,去年吞了我们三个后生,没想到...没想到栽在了先生手里。
刘备指挥着寨民剥皮取肉,又让人把熊胆和熊肉收好——熊胆能入药,熊肉则能抵“血税“。
他看着狗剩冻的侧脸,递过去一葫芦热酒:黑甲兄,歇会儿吧。
狗剩接过酒葫芦,没喝,倒在了熊尸的伤口上。
墨绿色的血液遇酒冒泡,他盯着那些泡沫,突然道:这山里有高阶妖兽。
刘备一愣:高阶?
按他们一路总结的经验,一般妖兽就能让一个村落覆灭,高阶已是传说中的存在。
“嗯。“
狗剩点头,“熊身上有它的气味,像...狐狸。“
话音刚落,远处的山林里传来一声清越的狐鸣,像少女的轻笑,听得人头皮发麻。
接下来的几天,狗剩带回的妖兽越来越多。有长着翅膀的雪兔,皮毛能御寒;有吐着冰雾的山蛇,蛇胆泡酒后能壮筋骨;甚至有一次扛回了一头会说人话的猩猩,被他敲晕了扛回来,醒来后哭丧着脸讨饶,说愿意用山里的藏宝换命。
“它说山坳里有个山洞,藏着前朝的兵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