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家族荣耀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七十六章家族荣耀 (第1/3页)

    阳光透过新装的窗帘照进工坊办公室,张磊指着一份清晰的财务报表。

    “又有一笔尾款昨天全部结清了。”

    他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加上我们这几个月的零售和那几个小批订单,扣除所有成本、预留发展基金和大家的分红,账上还能剩下这个数。”

    看着财务报表上那个令人安心的数字,柳青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资金链终于得以松弛。

    喜悦是短暂的。龟背纹的补充考据必须马上进行。

    评审意见很明确:需要更扎实的历史源流考证。

    “这次,我们必须找到铁证。不能只是口述和推测,要有实物,或者明确的文献记载。”

    目标明确,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需要频繁去省图书馆、博物馆查阅资料,需要走访可能掌握线索的老艺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异地奔波。

    “青姐,这周光租车去省城就跑了三趟,费用太高了,而且太耽误时间。”张磊拿着报销单抱怨,“有时候临时需要送个急件或者接个人,根本来不及。”

    周明也附和:“是啊,我们去收柳条,每次都要雇车,碰到雨天路不好走,加钱都没人愿意去。”

    柳青看着大家,心里明白他们的意思。她敲了敲桌子:“我们买车吧。我提议,买两辆车。”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她。

    “一辆皮卡,专门用来跑月亮坳原料基地。以后去看柳条、运柳条,就不用再求人找车或者折腾班车了,能保证柳条最新鲜的状态运回来,这对品质至关重要。”

    “另一辆,买辆七座的SUV。以后咱们出去参加展会、交流学习,或者有重要客户来需要接送,总不能老是挤班车或者借车吧?这也代表我们工坊的形象和实力。”

    周明第一个跳起来支持:“我举双手双脚赞成!早该买了!效率就是生命线!”

    但爷爷的眉头皱了起来:“买车?烧油烧保险的,得花多少钱?才吃上几天饱饭,就想着摆谱了?老祖宗编筐可没靠四个轮子!”

    柳青刚回来的时候柳明远是不想孙女被别人瞧不起,是赞成柳青买车的,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她孙女不开车也能耐着呢!

    柳建国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女儿,开口道:

    “爸,青丫头说得有道理。去月亮坳的路不好走,每次运柳条都折腾掉半条命,要是碰上雨天,柳条闷着容易坏。有辆自己的车,确实能省心不少,也能保住料子。”

    柳青接着解释:“爷爷,买车不是摆谱,是为了更好地干活,是为了保住咱们的本。没有好柳条,再好的手艺也编不出好东西。而且,有了车,我就能带张磊他们多出去跑跑,给龟背纹找历史证据,这也是正事啊。”

    爷爷看着众人,又看了看柳青,最终叹了口气,挥挥手:“罢了罢了,你们年轻人看着办吧。别买太扎眼的。”这算是默许了。

    新车很快提了回来:一辆实用的国产皮卡,和一辆看起来稳重不失体面的七座SUV。两辆车停在工坊门口,成了清河镇一景,引来不少乡亲围观。

    工坊的几个年轻人兴奋地围着车转悠,摸摸这看看那。

    变化是立竿见影的。柳建国和周明开着皮卡去月亮坳,当天就能往返,带回的柳条青翠欲滴,仿佛还带着晨露。他甚至在车上配备了保湿篷布和简易支架,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几乎降为零。

    而SUV第一次出任务,就是载着柳青、张磊、爷爷和李阿婆,去市里参观一个民间工艺展。来回舒适便捷,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奔波劳累,能有更多精力用在正事上。

    更重要的是,有了SUV,柳青他们的龟背纹补充考证行动得以顺利展开。他们不再局限于本镇,开始驱车前往邻县的文化馆、档案馆,拜访可能知情的老手艺人。

    在一次拜访邻县一位九十高龄的藤编老艺人时,老人看着他们带去的龟背纹样品,眯着眼看了很久,喃喃道:“这个纹路有点像水泊乡篾匠李家的看家本事啊……”

    “篾匠李?”柳青赶紧追问。“嗯,不过他家好像不是编柳的,是编竹篾的……哎,人老了,记不清了。”

    老人摇着头,“不过,听说以前有个女人去水泊乡研究什么纹样的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