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通过著作权登记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十三章 通过著作权登记 (第1/3页)

    还刚要动手做,柳青又接到李局长的电话。

    “下午来局里开会,省非遗保护中心的专家来了,专门研究你们工坊的事情!”

    文旅局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情况很不乐观。”省非遗保护中心的刘专家看向柳青,“他们打的就是传统纹样属于公共领域这张牌。”

    “可那些纹样是我奶奶独创的!”柳青忍不住反驳。

    “需要证据链。”刘专家打开投影仪,“独创性、传承性、特异性...你们需要证明这些纹样并非普遍流传,而是柳家独有的智力成果。”

    柳青说:“这些我们都整理好了,正在申请非遗认证……”

    刘专家点点头,切换页面“你们还是要申请专利和商标的保护,尤其是外观设计专利,虽然保护力度有限,但至少能确立优先权。”

    专家和市领导说的一样。这些问题柳青已经打好了腹稿,她问专家:“专利审批能快些吗?”

    刘专家思考了一下说道:“正常流程一年左右。但如果有非遗保护专项通道,可以加速到三个月。”

    李局长看了看众人:“这样吧,这个我来协调。柳青,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整理所有材料,像设计图稿、历史证据、传承记录什么的...”

    “还有实际产品。“刘专家补充,“最好能证明仿制品无法达到你们的工艺标准。当然了,你们刚才说都整理好了,那更好,可以更快一步!”

    坐在一旁的爷爷说道:“实际产品我拿来了,我们的纹样机器编不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这位老人身上。

    爷爷从随身带的布包里取出一个灯罩,正是那天他拆解重编的那个。

    “这是真品。”他又让柳青拿出手机,点开浩宇的产品图,“这是他们的。”

    产品放大在投影仪下,差异一目了然:真品的节点灵活精巧,仿佛有生命;仿品则僵硬呆板,只是个形状相似的死结。

    “好!”刘专家称赞,“这就是关键证据!工艺的唯一性!”

    经过专家的解读和指导,柳青的底气增加了不少。

    回来之后,办公室立刻变成了临时的“专利作战指挥部”。

    桌上铺满了几个产品系列的设计草图、三维结构图、细节特写照片,以及奶奶那本已被翻得更旧的《柳编百样图》。

    版权局的工作人员也到了。

    “柳青是吧?“王科长热情地握手,“李局长特别交代,要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

    没想到上级领导的话立竿见影,大家一阵欢呼。

    “情况我大致了解了。“王科长谢过大家的热情,翻看着奶奶的日记本和设计图,“从这些材料看,周月华女士确实是这些纹样的原创者。”

    “但是版权保护的是表达,而不是思想。”王科长环视众人,“也就是说,我们保护的是这些具体的图样设计,而不是'水波纹'这个概念本身。“

    他指着浩宇家居的产品图:“如果他们只是借鉴了思路,而在具体表达上有明显区别,就很难认定侵权。”

    周明忍不住说:“可他们明明就是抄袭!“

    “年轻人,别激动。“王科长笑笑,“我还没说完。虽然单个纹样很难保护,但是”他加重语气,“如果把这些图样作为一个整体图集,情况就不同了。“

    张磊立刻明白过来:“您的意思是,作为汇编作品?”

    “聪明!”王科长点头,“《著作权法》对汇编作品的保护是很强的。只要你们能证明这本图集具有独创性的编排和选择,就能获得整体保护。”

    ……

    县里指派的专利代理机构孙老师是个精干的中年人,他快速翻阅着材料,眼神越来越亮。

    “柳经理,像你们这个‘蒸汽曲木’古法结合现代力学结构的设计,完全有希望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还有这个‘三春之木’的材料复合应用理念,如果撰写得好,甚至可以尝试冲击一下发明专利,保护力度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