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家人的认可 (第1/3页)
杜知县的偶然介入,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柳家门前的阴霾,却也留下了更深的涟漪。
赵铁匠偃旗息鼓,村里那些若有若无的窥探目光似乎也收敛了不少。
但柳家人都明白,这暂时的平静,更多是源于对知县老爷权威的敬畏,而非真心信服。
柳青更加埋首于她的柳条世界。杜知县的话很对。
“勤勉本业,方是正理”。在这个时代,技艺是这一家人安身立命最坚实的根基。
【独立完成一件良品级以上编织物】的系统任务高悬着,奖励【简易设计推演】功能虽然没有多大用处,但是也比没有强,如果和电脑一样好用,就能省很多力气。
总比用树枝在地上画设计图强。
若是她原有的记忆没有丢失,编个小篮子简直太简单。对于六岁的柳小丫,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幸好她创新的能力还在,设计师的审美也还在。
柳青不再满足于模仿系统图谱,开始尝试融入自己的理解。
给周氏编的针线笸箩虽然被夸赞,但在她眼中,结构仍显稚嫩。
她选了韧性极佳的紫皮柳条做主经,匠神系统里的【材料洞察】能力让她能像爷爷一样精准把握每根条子的特性。
虽然依靠系统有些别扭,但是现实所迫,这能力也是她用努力换来的。
起底时,她没有采用常见的十字底,而是尝试了一种系统图谱里标注为“菊花底”的复杂起法,经纬更多,更费工时,但承重和稳定性更佳。
她全神贯注,手速飞快。二哥偶尔投来惊讶的一瞥,却没有打扰。
他发现这个小妹似乎有种奇特的专注力,一旦开始编织,周身的气场都会变得沉静又笃定。
立经、编帮。柳青尝试将斜纹编和绞丝编结合,让篮身呈现出细密而富有变化的纹理。
力道控制是关键,太紧僵硬易折,太松则结构松散。
她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手部稳定性】的提升在此刻显现出来,指尖的力道输出异常均匀。
收口依然是最难的关卡。
她想要做一个波浪形的花边收口,这需要将柳条在特定角度反复弯折固定。失败了好几次,柳条在她手中断裂。
她没有气馁,拆开,重新挑选更柔韧的条子,浸泡得更充分些,再来。
孩童单薄的手臂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酸胀,但她浑然不觉。
眼中只有那逐渐成型的提篮,脑中不断回放着系统显示的原理和哥哥们偶尔提及的技巧,还有她稍微复苏一点的记忆。
终于,最后一根条子被巧妙地压入纹路,严丝合缝。
一个造型圆润、口沿带着一圈优美波浪纹的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