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战后春深,商都初盛 (第1/3页)
晨光刚漫过朔北新都的青灰色城墙,东市的石板路已被往来的脚步声踏得发亮。驼铃声从街口蜿蜒而来,西域商队的领头人勒着缰绳,望着眼前鳞次栉比的商铺 —— 酒坊的幌子绣着烫金的 “朔北春”,皮毛行外挂着雪狐、紫貂的整皮,甚至还有中原罕见的琉璃铺子,柜台后摆着从罗刹国缴获的七彩玻璃盏,惹得路人频频驻足。
“这朔北,倒比长安还要热闹几分了。” 商队首领阿古拉咂着嘴,刚翻身下马,就见一个身着月白锦袍的少女快步迎上来。少女发间只簪了支素雅的玉簪,腰间挂着枚小巧的银算盘,眉眼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正是如今朔北实业集团的掌舵人,萧劲衍与黄玉卿的幼女萧念北。
“阿古拉首领一路辛苦。” 念北抬手引他往商会别院走,声音清亮却不张扬,“去年冬日许诺的商道驿站,如今已在漠北三城各设了一处,补给、护卫都按咱们说好的办,你派去的人该看过了?”
阿古拉连忙点头,脸上的风霜被笑意冲淡:“看过了!念北姑娘办事,我放心!只是没想到,战后才半年,你们竟能把驿站修得那般规整,连御寒的火墙都砌得比咱们部落的帐篷还暖和。”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羊皮卷,“这是西域诸国想要的货单,丝绸、茶叶要得最多,还有你们朔北的烈酒,如今在波斯那边都成了贵族宴上的稀罕物。”
念北接过羊皮卷,指尖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目光在 “药材” 二字上顿了顿:“甘草、当归这些寻常药材,我让人从药田调运便是。只是这‘雪参’,你们要得急,怕是得等下月 —— 上月刚给军中伤兵用了一批,新采的还在空间……” 话到嘴边,她及时收了口,转而道,“还在药坊晾晒,得些时日才能装箱。”
阿古拉倒不在意,只笑着摆手:“无妨,咱们西域人最懂等好东西。倒是你们,打赢了罗刹国,又得了朝廷的赏赐,如今这朔北,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
念北唇角微扬,却没接话。她知道,这 “风调雨顺” 的背后,是父亲萧劲衍在边境重整军备,是母亲黄玉卿坐镇后方调配物资,更是无数工匠、牧民、士兵日夜操劳的结果。就像眼前这条商路,看似畅通无阻,实则上个月还截获过罗刹国残部的探子,想在商队里掺沙子 —— 只是这些凶险,不必跟阿古拉说破。
两人刚走进商会别院,就见管家匆匆来报,说将军和夫人正在西市的毛纺工坊视察,让念北忙完了过去一趟。念北应下,送走阿古拉后,便带着随从往工坊去。
西市的毛纺工坊是去年冬天扩建的,如今已是朔北最大的手工作坊之一。远远望去,几十间青砖瓦房连成一片,烟囱里飘着淡淡的煤烟,门口挂着的 “朔北毛呢” 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黄玉卿正站在工坊的织机前,手指轻轻拂过刚织出的毛呢 —— 质地细密,毛色均匀,比从前用的西域织机织出的还要厚实柔软。
“这织机改得好。” 黄玉卿转头看向身边的老工匠,眼中满是赞许,“把西域织机的经线密度,跟中原织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