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使献宝藏机锋 (第1/3页)
朔北新都的博览会已至第七日,日头刚爬过东边的望海楼,朱雀大街上便涌满了人。街侧的展台从绸缎庄的云锦到工坊的燧发枪模型,从西域的和田玉到中原的宣纸,琳琅满目得让人挪不开眼。穿短打的牧民攥着刚赚的银钱,正对着玻璃镜里的自己咧嘴笑;戴方巾的中原商人围着酒坊的新酿果酒,鼻尖几乎要凑到酒坛口;连穿胡服的西域贵族,也正拿着念北工坊出的羊毛毯,反复摩挲着上面细密的织纹。
“听说今日有贵客到?” 卖糖画的老汉一边转着熬糖的锅,一边跟旁边的布商搭话。布商刚从朔北实业的展台订了十匹毛呢,闻言点头:“可不是嘛!昨儿就听说罗刹国的使团要来了 —— 就是去年被咱们打回去的那个,这回来,怕是来赔罪的。”话音刚落,街尽头传来一阵马蹄声。先是两队披甲的朔北骑兵开路,银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腰间的长刀悬得笔直;紧接着是四辆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帘绣着黑色的熊纹,正是罗刹国的图腾。街上的喧闹渐渐静了,百姓们都踮着脚看,有人攥紧了手里的糖画,有人悄悄往骑兵身后挪了挪 —— 去年战争的硝烟虽散,那支带着火枪的军队,仍是不少人心里的阴影。
议事厅里已备好茶点,青瓷茶杯里泡着朔北特有的雪顶松针,茶汤清冽得泛着淡绿。黄玉卿坐在主位左侧,身上穿的是石青色暗纹褙子,袖口绣着几枝墨竹,衬得她眉眼间多了几分沉静。她指尖捻着茶盖,轻轻刮着浮沫,目光却落在厅外 —— 昨儿念安派人来报,说罗刹使团随行的不仅有文官,还有三个穿牛皮靴的汉子,走路时脚底板沾着铁屑,倒像是常年跟火器打交道的匠人。
“王爷,夫人,罗刹国使团到了。” 侍卫长的声音在厅外响起。萧劲衍放下茶盏,沉声道:“传。” 他今日穿了常服,墨色锦袍上只绣了一圈银线暗龙,可坐姿依旧挺拔如松,目光扫过厅门时,带着久经沙场的威严。
最先进来的是罗刹国的使者,名叫伊万,高鼻梁深眼窝,头发卷得像羊毛,身上的锦袍绣满了金线,却总让人觉得有些刻意的张扬。他身后跟着两个文官,还有三个穿灰布袍的汉子,都低着头,手指却不自觉地摩挲着袖口 —— 那动作,黄玉卿看得分明,是常年握火枪留下的习惯。
“朔北王殿下,护国夫人殿下,” 伊万说着生硬的汉话,弯腰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手里捧着一个鎏金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卷明黄色的国书,“我国沙皇陛下听闻朔北举办盛会,特命在下前来道贺,顺带奉上去年议定的赔款 —— 黄金五百斤,还有西伯利亚南部的铁矿开采权文书。”
萧明轩从西域赶回来参加博览会,此时正站在萧劲衍身侧,闻言上前接过托盘,仔细验看了文书上的印玺,才低声对萧劲衍道:“父亲,印玺是真的,铁矿的地界也标注清楚了。”
黄玉卿抬眼看向伊万,嘴角噙着浅淡的笑:“伊万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朔北与贵国已签订和平条约,往后当以贸易为重,共守边境安宁才是。”伊万眼睛亮了亮,连忙道:“夫人说得是!我国沙皇也希望能与朔北通商。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厅角摆放的燧发枪模型,“在下听说,朔北的火器甚是精良,去年若不是贵军火器厉害,我国也不会……” 他干笑两声,“不知朔北可否将火器的制法,或是成品卖给我国?我国愿意出高价 —— 十倍于中原的价!”
这话一出,厅里的气氛顿时静了。念安站在黄玉卿身后,手指悄悄按在腰间的短刀上,眼底掠过一丝冷意 —— 去年罗刹国就是凭着火器逞凶,如今战败了倒想抢技术,简直是痴心妄想。
黄玉卿却依旧笑得平静,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缓缓道:“使者说笑了。朔北的火器,并非什么不传之秘,只是这器物的制法,牵扯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