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墨香浸岁月,暗流隐商途 (第1/3页)
新都的初冬总带着些西域来的干爽,风掠过院中挂着的葡萄藤干,簌簌落了几片碎叶在窗棂上。黄玉卿坐在靠窗的花梨木书案后,指尖捏着的狼毫笔刚蘸了墨,却在绢纸上方顿了片刻 —— 纸上 “中风急救篇” 四个字已写得筋骨分明,墨迹未干时,倒让她想起了二十年前那个雪夜。
彼时她刚入将军府不久,萧老将军突发中风倒在书房,京中医官围着床榻束手无策,连萧劲衍眼底都凝着一层化不开的霜。她躲在帐后,指尖攥着那枚还未完全认主的玉佩,心跳得像要撞破胸口 —— 那时她还不确定灵泉水能不能稳住老将军的脉象,更怕暴露空间的秘密,只能借着针灸的由头,偷偷将灵泉水混在汤药里。
“又走神了?”
萧劲衍的声音从对面传来,他面前摊着一卷《萧氏兵法》的初稿,墨锭刚研得细腻,指腹上还沾着点墨痕。他抬眼时,目光落在黄玉卿鬓边新添的几根银丝上,语气软了些:“是想起父亲当年的事了?”
黄玉卿回过神,笔尖落在纸上,晕开一小团墨:“可不是么。写急救篇,总绕不开第一次用针灸配药的情形。那时我还怕,怕一剂药下去没效果,更怕被人看出破绽。” 她伸手摸了摸手腕上系着的玉佩,玉质温润,内里的灵泉似有若无地流转着 —— 这枚玉佩陪了她二十年,从最初只能取出灵泉水、种几株药草,到如今能储物、能改良种子,甚至在雪灾时藏下数十老弱,早已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
萧劲衍放下笔,起身走到她身边,目光落在绢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上,有几处还画着简易的穴位图。“父亲若还在,见你把这些医术传下来,定是高兴的。” 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当年暗算父亲的柳家,上个月我让人去查了,柳老贼在狱中病逝,他那几个儿子没了靠山,如今在江南做些小生意,再不敢踏足京城半步。”
黄玉卿握着笔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释然,又很快淡下去。柳家是老将军中风案的元凶,当年他们查出来时,柳家已致仕多年,却仍在暗中联络旧部,试图动摇萧劲衍在朔北的根基。后来少帝下令彻查,柳家满门抄斩的罪名都拟好了,是她和萧劲衍拦了 —— 倒不是心软,是怕牵连太广,扰了朝堂安稳,更怕让朔北陷入风口浪尖。如今柳家彻底没落,也算是给老将军的在天之灵一个交代。
“都过去了。” 她轻声说,笔尖继续在纸上移动,“现在这样最好,朔北安稳,孩子们也都能独当一面,比什么都强。”
正说着,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是念北的贴身侍女青禾。青禾捧着一个漆木托盘进来,里面放着一封密信和几张商会的账册,躬身道:“夫人,将军,小姐从西域发来的密信,还有这个月西域商路的账册。”
黄玉卿放下笔,接过密信。念北的字迹利落,带着些男子的英气,信里先提了西域都护府的近况 —— 萧明轩和西域公主阿依古丽一起开垦了万亩良田,耐寒麦种长势正好,牧民们送来的乳酪都堆成了小山;又说念安在边境训练的火器营已能熟练使用改良后的燧发枪,上次演习时,三十步内击穿了三层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