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墨香浸岁月,暗流隐商途 (第3/3页)
轻敲击着桌面,“得让商会的人查清楚,是谁在背后捣鬼。”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指节 —— 这双手曾经救过无数人,也为朔北赚下了万贯家财,如今却因为这些琐事添了不少薄茧。“别太劳心,” 他轻声说,“孩子们都长大了,这些事让他们去处理就好。咱们啊,还是把书著完,多陪陪孙辈,比什么都强。”
黄玉卿抬头看着他,眼底渐渐染上暖意。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连墨痕都显得温柔了些。她想起昨天孙辈们来书房,小孙子萧承宇拿着一支木剑,非要给她表演 “念安叔叔教的剑法”,小孙女萧承月则抱着她的腿,软乎乎地说 “奶奶的医书要快点写完,我也要学治病”。
“你说得对。” 她笑了笑,重新拿起笔,“先把这篇‘冻伤防治’写完,冬天快到了,西域的牧民用得上。”
萧劲衍回到自己的书案前,却没有立刻动笔。他看着黄玉卿认真的侧脸,又想起念北信里的陌生商队,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卷泛黄的地图,是当年老将军留下的西域舆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各个部落的位置,还有几条不起眼的小路 —— 那是老将军当年征战时发现的秘密通道,如今怕是能派上用场。
他指尖落在西域南道的位置,轻轻画了个圈。不管那支商队是来探虚实的,还是另有图谋,朔北都不能掉以轻心。还有河西走廊的 “山匪”,也得尽快查清楚底细。
夕阳西下时,书房里的墨香更浓了。黄玉卿终于写完了 “冻伤防治”,伸了个懒腰,看向窗外 —— 晚霞将新都的屋顶染成了金红色,远处传来牧民归家的歌声,还有孩子们的嬉笑声。萧劲衍走过来,拿起她写好的绢纸,仔细读了一遍,点点头:“写得详细,牧民们一看就懂。”
“等明儿让书院的学生抄几份,送到西域去。” 黄玉卿站起身,揉了揉肩膀,“走,去看看厨房的羊肉汤炖好了没,承宇说今天要喝三大碗。”
萧劲衍笑着点头,伸手扶着她。两人并肩走出书房,脚步缓慢,却很稳。院中的葡萄藤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安稳。可只有他们知道,在这片繁华之下,有些暗流已在悄然涌动 —— 陌生的商队,神秘的铁件,河西走廊的 “山匪”,还有那枚玉佩里微微异动的灵泉,都像是埋下的种子,不知何时会生根发芽。
黄玉卿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书房的方向。书案上的密信还摊开着,念北的字迹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她轻轻攥了攥手腕上的玉佩,心里默默想着:等开春,得找个机会,把空间的一些秘密,再跟念北好好说说。
晚风掠过,带着一丝凉意。萧劲衍察觉到她的紧绷,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别担心,有我呢。”
黄玉卿抬头看他,笑了笑:“嗯,有你呢。”
两人相携着走向厨房,背影在晚霞中渐渐拉长。远处的街市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零星的灯火亮起,像是撒在新都的星星。而书房里的那卷舆图,还摊在书案上,红笔标注的圈,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醒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