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庄园聚首话家常 (第2/3页)
担心牧民不愿来,如今看来,那些担忧都成了多余。这便是她和萧劲衍守了一辈子的朔北啊,从一片荒芜到各族同心,总算没辜负当年军民的信任。
正说着,远处又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念安一身银灰色的戎装,肩上还沾着些尘土,显然是刚从边防回来。他走到萧劲衍面前,姿态恭敬却不拘谨:“父亲,母亲。边防一切安稳,只是罗刹国边境最近有小股游骑活动,我已让人加强了巡逻,想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萧劲衍点点头,指了指旁边的石凳:“坐。刚从边境回来,先歇口气。你如今掌着兵权,既要防着外敌,也得顾着底下的兵卒 —— 当年咱们在朔北挨冻的日子,可不能忘了。”
“儿子记着。” 念安坐下,目光扫过药田,看见那株刚冒芽的防风草,眼底多了几分柔和,“母亲种的药草又长好了?去年您给边防送去的伤药,比太医署的还管用,底下的兵卒都念着您的好。”
黄玉卿笑了笑,没接话 —— 那些伤药里,她悄悄掺了些空间灵泉水,只是这秘密,如今也只有她和念北知道。念北这丫头心细,上次来还特意问过药草的长势,想来是猜到了几分。
说话间,念北的马车也到了。她没穿平日里的绸缎衣裙,反倒穿了件便于行动的短打,手里提着个精致的木盒,一进门就喊:“母亲!父亲!我从海上商路带回来的好东西!”
她快步走到黄玉卿面前,打开木盒,里面装着些从未见过的香料和透明的玻璃器:“这是南洋那边的胡椒,比咱们西域的还香;这玻璃器是大食国的工匠做的,透光性比咱们的琉璃还好。” 她顿了顿,又从怀里掏出一本账册,“对了,‘念北基金’资助的学堂,今年出了第一个懂算学的牧民子弟,才十二岁,就能算清商队的往来账目了。我已让人把他送到钱庄学徒,往后定是个好苗子。”
黄玉卿接过账册,翻了两页,见上面记得清清楚楚,连每个学堂的开销都标得明明白白,不由得点头:“你办得好。咱们做慈善,不是给点银子就完了,得让他们有本事自己过日子,这才是长久之计。”
念北应了声,眼神却悄悄瞟了眼药田 —— 她看见黄玉卿刚才拂过防风草时,指尖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光晕,心里便有了数。上次母亲跟她说起空间时,特意提过灵泉水能滋养药草,想来这田埂里的药草,都是沾了灵泉水的光。
正午时分,庄园里摆起了宴席。桌上的菜既有朔北的特色肉干和烈酒,也有西域的烤饼和南洋的香料炖肉,孙辈们围在桌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各自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