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归途如梦,此生长眠 (第1/3页)
朔北新都的王府,张灯结彩,鼓乐喧天。今日是镇北朔王萧劲衍的七十整寿。庭院里高朋满座,朔北的文武官员、西域归附的部落首领、中原朝廷的特使、新都的商贾名流,济济一堂。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王府的飞檐。
黄玉卿坐在萧劲衍身侧,身着一件暗金绣云纹的锦袍,发髻高挽,只簪了一支温润的羊脂玉簪。她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应对着各方敬酒与祝颂,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过身边那个身形依旧挺拔如松的男人。
萧劲衍今日精神格外矍铄。他换上了平日里极少穿着的亲王常服,紫袍金带,衬得他面容虽刻满风霜,却依旧威严赫赫。他举杯,与座下众人共饮,笑声洪亮,中气十足,谈笑间指点江山,回忆当年朔北立足的艰辛,畅想西域都护府的未来,眼中神采飞扬,仿佛岁月未曾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
“……想当年,朔北苦寒,粮草断绝,若非夫人以空间……”他话到嘴边,陡然想起场合,含糊带过,却引得众人会心一笑,纷纷举杯向黄玉卿致敬。黄玉卿含笑回敬,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涟漪。他终究是记着,记着那些她以为早已被时光尘封的秘密。
宴席过半,萧劲衍兴致不减,拉着几位归附多年的西域老酋长,又说起当年在冰原上与罗刹人周旋的惊险往事。他模仿着敌军将领的狼狈模样,引得满堂哄笑。黄玉卿看着他,看着他眉宇间飞扬的神采,看着他握着酒杯而指节依旧有力的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与安宁。这样鲜活,这样意气风发的他,真好。
夜色渐深,喧闹的宴席终于散去。宾客们带着醉意与满足陆续告辞。王府重归寂静,只余下仆役们收拾残羹冷炙的轻微声响。
萧劲衍似乎也有些乏了,他由黄玉卿搀扶着,缓缓走回他们居住多年的寝殿。殿内烛火通明,暖意融融。他卸下繁复的王服,只穿着一身柔软的里衣,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尚未完全散去的灯火,长长舒了口气。
“热闹是他们的,”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平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我啊,还是觉得这里最踏实。”他回过头,看向黄玉卿,眼中是化不开的温柔,“玉卿,今日……我很欢喜。”
黄玉卿走到他身边,替他拢了拢衣襟,轻声道:“你欢喜,我便欢喜了。”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那宽厚粗糙的手掌,依旧带着令人心安的温度。他拉着她走到床边坐下,目光深深地看着她,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灵魂深处。
“这一辈子,”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戎马半生,从镇北将军到朔北王,打过北境蛮子,斗过罗刹铁骑,应付过京里的弯弯绕绕……功名利禄,封疆裂土,到头来,都不如……”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这间他们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寝殿,最终落回黄玉卿脸上,“都不如这方寸之地,不如你在我身边。”
黄玉卿的心,被这朴实无华的话语狠狠撞了一下。她反手握紧他的手,指尖微微发颤。
“我知道,”萧劲衍的声音更轻了,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豁达,“我知道你的秘密,那片能种出神药、能藏下万物的‘天地’。我从未点破,因为那是你的根,你的依仗,也是……守护我们萧家、守护朔北的底牌。你做得很好,玉卿,比任何人都好。”他看着黄玉卿眼中瞬间涌起的惊愕与了然,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别担心,我从未告诉过任何人,连明轩他们也不知。这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