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辗转苦难终脱险 久困牢笼现生机 (第3/3页)
一声,边走边道:“懒得同你啰嗦,我自去问殿下究竟意欲何为?”洞天撵上前去,张开手臂将他拦住道:“你何苦坏我性命?且容我说几句肺腑之言如何?”对于洞天,凤弦多少还是了解一些。此人一贯谨言慎行,因太过谨慎未免显得有些胆小,今日之举动完全不似他往时做派。凤弦何尝不想要个帮手,只是眼下形势所迫,一旦错走一步不知多少颗人头要落地。也罢,他既要表白,不妨听他说些什么再做道理。
洞天见凤弦转回身坐下微微松了口气,跟过来低声道:“小官人不肯信我原在情理之中,只是……只是我若说出一件事,小官人便知我的真心。”凤弦颔首似笑非笑的道:“左右无事做,只当听故事罢了。”洞天自那日见过君上后,心意便有些动摇。只是他素来最不齿背主之人,因此举棋不定。待飞鸾夜审忆昔,时翔为全大义而死。君上不顾病体沉重,亲自赶往东宫救人。太子的人对君上执刀仗剑,没有半分敬意,他这才幡然醒悟。即使太子初衷并不想弑君,然而有些事一旦开始去做,便已经偏离了预先设定的轨道。最后就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再不受任何控制。回想太子今时的所作所为,洞天不免有些寒心。那晚凤弦不合时宜的出现,莫说太子,便是自己也对他疑窦丛生。观他素日行止端谨方正,虽年轻却颇识大义,绝非那起浮浪虚华趋炎附势之徒。若他此次入宫果然另有目的,我不妨暗中相助。唯有一件,我是太子的人子叔官人必不肯信我。唉,时日无多,只得将那件事说与他知道。洞天本已打定了主意,谁料话到嘴边又生生哽在喉头。凤弦见他眉峰皱紧游移不定,看神情倒有几分真。方要催促,只听洞天自语道:“罢了罢了,日后我自去向殿下领罪!”说着来至凤弦身边,压低声气将飞鸾精心设置的圈套和盘托出,比起苍鸾讲的又详尽了不少。
凤弦还记得乍闻此言的心情——惊愕失色。或许因为身份的缘故,加上授课的几位相公,在君上跟前时时对他褒奖,使得凤弦有些小骄傲。所幸,他尚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令他万分不解的是,自己并非才华横溢人中龙凤,怎的便入了太子的眼?甚至为了得到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设下如此歹毒的圈套。芳华毕竟是他的亲Xiong-Di,更何况他如今怀着自己的骨肉,就怎么被他使人诓骗到蛮夷之地。听说前些时因父兄之痛芳华险些小产,此时上路,分明是想要他Fu-Zi的性命。他既然这般爱自己,为何又不计后果的伤害?忽然想起地动之时,飞鸾不顾生死相救。醒来便问自己是否安好?眼中殷殷之情却也并非假意,凤弦一时又混沌起来。然而四殿下本人,更令他措手不及疑虑重重。凤弦在宫中虽未与他结交,但苍鸾一向有些呆傻他是亲眼看见的。可眼前之人却有着锐利的目光,口齿伶俐条理分明。如此大的反差,凤弦险些以为此人是易容假扮的。天家为争权柄,至手足相残Fu-Zi反目,历朝历代皆有史可鉴。能忍人所不能忍伺机而动,亦非寻常善类。正因如此,对苍鸾的话未敢全信。
只是他说,芳华故意在众人面前与自己撇清关系,乍看之下似无情实则用心良苦。父亲的丑闻尚未平复,若此时承认二人的关系,无疑火上浇油。与两家皆无易处。君上召凤弦问话,太子听手下人说,途中有凤弦的朋友,遣家奴请他过去见面,太子料到必是芳华。即刻令人到外面传话与凌,霍二人。定要将他逼回郡王府,当众揭穿他有孕之事。又故意说与凤弦知道,放他一人前去郡王府。事情果然如他所愿,芳华怀着近五个月的身孕,立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人评说。为了不让凤弦再遭人中伤,他只得违心说出绝情的话。苍鸾又道:“他若如你所说,躲你还唯恐不及了,又上赶着寻你做什么?”凤弦冷静下来,细想芳华素日的脾气秉性,由不得一阵汗颜。
苍鸾说,太子费尽心力做这些,无非是想同他长相厮守。如今郡王与世子既亡,眼下唯一的障碍便是君上。又告诉他,自己已晓得芳华的真实身份。太子为达目的轻则逼君上退位,重则……后面的话不言而喻。苍鸾要凤弦假意应承太子,在他身边探听消息。见凤弦迟疑未决,又向他阐明其中利害。不多时便有人来报,殿前司都指挥使贺定国,在郡王府抓获海盗奎琅,据说此贼乃是郡王妻弟之妇。凤弦听罢陡然一惊,立起身来便往外跑。苍鸾好歹将他拦下,言道,他此时前去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将事情弄的更糟。太子若想要芳华性命,在他离开京城后便可动手,又何必等到现在。今日放凤弦一人出来,原本为着试探他,此时正好将计就计。凤弦最终应允,再三拜托苍鸾保护好芳华。
飞鸾的所作所为,令他起了提防之心。为了不牵连锦奴凤箫,凤弦忍痛与他们翻脸。直至凤箫自尽,深深的负疚让他几近崩溃。得知芳华被太子用计骗走,惊怒之下便要入宫质问。幸被苍鸾的人拼死拦下,才未功亏一篑。凤弦极力压制住心中的恨,在飞鸾面前尽量做出,对芳华心灰意冷的姿态,以期他不会使出其他手段再加害芳华。
抑或是觉得,那宝座已成囊中之物,飞鸾行事逐渐张狂起来。那时尚不曾疑心凤弦,到被他探听去许多机密。苍鸾得了消息,一面继续装傻卖痴,一面不动声色吩咐宫外的两位舅舅,联络心腹大臣暗中部署。凤弦也算是在宫中张大,天性使然依旧保留着仁慈之心。忆昔同时翔之事他略有耳闻。因一点不忍,或许是想到了自己与芳华,硬逼着苍鸾的人潜往明德殿,向君上求助,从而令飞鸾对他起了疑心。苍鸾得知后大为光火,怪他不知轻重妇人之仁。也曾派人夜入东宫想与他联络,去的人回来说,东宫守卫看似稀松,暗中却藏着无数双眼睛。苍鸾晓得太子是个守株待兔,引蛇出洞的意思,哪里肯上他的当?只是为防万一,趁着去新王府之际,将母亲扮作小黄门送了出去。苍鸾如今有了勤王诏书,越发的信心百倍。暗中亲自去见过,君上提到的几位大臣。因当日此诏书在寝宫所写,无有可信的印章做凭证。字迹虽是君上的,若要伪造亦非不能。再有,今日之四殿下与往日判若两人,自古权力之争最为惨烈。一旦为人所利用,且不说留下千古骂名,只怕连性命也丢了,家中老小亦要受自己连累。想到此,不得不令他们慎之又慎。然而,那衣衫上的一笔一划,斑斑血迹刺得人目痛神伤。加上近些时太子有违常理的举动,苍鸾的言之凿凿。素日看着略显滑稽的五官,此时显得格外诚肯。众大臣虽未全信,然,心上已有六七分动摇。
凤弦已无法刺探消息,思虑再三,唯有挑起太子与身边人内讧,方能彻底击破。只是说来轻松谈何容易?谁料今日洞天会反戈一击,太子不会糊涂到用此事来试探自己,想来必是真的了。方要说话,却听洞天道:“我愿将官家逃走之事传递出去,不知小官人可信我吗?” <u>如果您喜欢本作品,请记得点下方的“投它一票”,以及多发表评论,这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
免费小说阅读尽在略(),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你提供优质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