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王建称帝 (第2/3页)
。听说成都危急,华洪二话不说,点齐本部精兵星夜兼程赶回成都。眼看成都在望,华洪却命令手下放慢脚步,同时将战鼓敲得山响。次日又在山谷中遍张旗帜,以为疑兵之计。华洪又命令士卒向符昭营中投石,声震山谷,这下符昭有些吃不准了,不知道华洪带了多少兵马,干脆好汉不吃眼前亏,紧急开溜。就这样,华洪凭着自己的稳重与机智,不费一刀一枪就解了成都之围。
在西川站稳脚跟后,王建正式对顾彦晖开战。顾彦晖抓住王宗弼后,有感与他的无间道,因此他不仅不杀王宗弼,还将他收为义子,改名顾琛。顾彦晖败亡之际,让王宗弼回去投奔王建,自己带上家人集体自杀,愣是硬气了一把。
成都有个江湖术士朱洽经常对别人说:“顾彦朗和顾彦晖虽然镇守一方,但是两人活着的时候没有房宅,死了也没有坟墓。”人们都不相信。顾彦朗死时嘱咐弟弟将他火化,以后将他的骨灰带回家乡,顾彦晖因为事多还没有办,现在顾彦晖也死了,连骨灰都没有留下,完全应验了术士的话。
王建夺取东川后,胆子越来越大,直接任命自己的养子王宗涤【华洪】为留后,明摆着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公元898年冬,唐昭宗正式任命王宗涤为东川节度使。两年后又授予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宗涤正式成为具有使相标配的高级节度使。
901年末,宰相崔胤召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诛杀宦官,当权宦官韩全诲挟持昭宗逃离长安投奔盟友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朱温攻打凤翔想夺回皇帝。李茂贞和朱温都向王建求援。王建想戏耍双方,表面上答应朱温、拒绝李茂贞,却派密使去凤翔鼓励李茂贞扛住,答应予以救援,又派王宗涤和另一养子武信军节度使王宗佶北上攻打李茂贞控制的山南西道。王宗涤于次年率军围攻山南西道首府兴元,李茂贞养子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继密投降,王宗涤入屯汉中。王建占领山南西道,以王宗涤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903年八月,朱温已控制朝政,为安抚王建,让朝廷加封王建为蜀王。
当了蜀王的王建身份涨了,原来的住处不免寒酸,于是下令大修王府。路过王府的百姓看着明亮气派的朱门,于是给蜀王府起了个雅号“画红楼“。老百姓口口相传,不知怎的传到王建的耳中。画红楼,怎么听着象“华洪楼“啊?难道老子辛苦建设的蜀王府是为华洪(王宗涤)准备的?王建细思极恐,忙下令召王宗涤回成都述职。
王宗涤刚刚接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正准备大干一场,却被召回述职,有个屁的职要述啊?可是王命煌煌、父命堂堂,王宗涤认为自己问心无愧,有什么事回成都讲清楚就行。
面对王建的诘问,王宗涤根本不屑于辩白,只是大声说:“三蜀已定,大王不需要臣了。既然您听信谗言要杀功臣,那就杀吧!“
王建一听恼羞成怒,忙命亲信唐道袭将王宗涤拉下去看押。唐道袭将王宗涤灌醉后缢杀。可怜蜀中名将,就这样化作一道冤魂。成都因为王宗涤的死而罢市,连着几个军营都在哭,好像死了亲人一般。
904年,当时梁军已占据关中,王建希望李茂贞作为蜀地的屏障,转而与李茂贞结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茂贞的继子李继崇,又向李茂贞输送大量财物兵器。
朱温篡位后,王建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李克用。李存勖拆信读道:
“悉闻朱全忠心生谋逆,篡夺皇位。吾与王兄俱为唐室旧臣,当报效李唐社稷,奈何如今李唐香火已断,龙脉已终,此乃天命所致。朱贼既已无故称帝,吾与王兄可自立为君,割据一隅。不知王兄尊意如何?”
李克用听罢问李存勖:“王建劝我自立为帝,亚子以为孤王当如何处置?”
李存勖道:“孩儿以为朱温篡位称帝,乃天赐晋军南征之名。父王当广布恩义,以讨贼为名,南连吴王杨行密,西和歧王李茂贞,既而定鼎中原,成就霸业”
李克用喜道:“亚子远谋,定可承吾基业。”即命准备笔墨,写下书信一封。信写完毕,李克用向存勖道:“亚子传孤王令,命参军郭崇韬为使携信出使西蜀。”李存勖遂按李克用之命,派遣郭崇韬出使西蜀。
郭崇韬有一好友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龙冈人氏,乃是李克用军中左军教练使。听说郭崇韬将往西蜀,孟知祥往晋阳西门外送行。孟知祥临行前对郭崇韬说:“安时兄此番入蜀,一路艰辛;只是弟有一事不明,还望兄长不吝赐教。”
郭崇韬道:“保胤有何顾虑,尽管说来?”
孟知祥道:“晋王遣使者送信,本可遣派一通吏前往,因何派兄长这辅弼之臣出使西蜀?”
郭崇韬道:“保胤以为晋王何许人也?”
孟知祥道:“乃世之英雄也。”
郭崇韬道:“晋王心存大志,久有图谋霸业之心。崇韬虽是送信使者,实乃晋王令我往西蜀勘察地形,日后朱梁若灭,晋王必谋西蜀。”孟知祥闻言频频点头,二人诀别自是不提。
却说郭崇韬到了成都将信交与蜀王王建,便返回晋阳,又一路勘察地势,画定草图,不再详说。
却说王建得了李克用书信,拆信读之,信曰:
“仆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叨将相,籍系宗枝,赐鈇钺以专征,征苞茅而问罪。鏖兵校战,二十余年,竟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