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紫金山-燕子矶绞肉机,方默指挥部换位置 (第1/3页)
整个紫金山前沿阵地,每小时要承受数百发各种口径炮弹的轰击。
有教导总队的老兵事后形容:“脚下的土地都被炸松了三尺。”
但每当炮火稍歇,大夏守军依然会立即抢修工事,补充弹药。
医护兵们冒着炮火在交通壕里穿梭,担架队永远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12月13日下午,随着鬼子完成全部兵力部署,金陵攻防战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
鬼子华中派遣军投入了全部力量,二十余万日军从三个方向发起总攻,整个战线化作巨大的血肉磨坊。
南线,最为精锐的第6师团(熊本师团)和第114师团(宇都宫师团),像两把铁锤,狠狠砸向雨花台、水西门、中华门一线。
这里由74军、88师等中央军精锐把守,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鬼子以大队(营级)为单位发动了波浪式的冲锋,守军的官兵们依托残破的工事,用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抵挡坦克进攻。
有连长在战壕里喊出“手榴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捅”的壮语。
第9师团(金泽师团)则沿着秦淮河,猛攻光华门。
东线则是真正的决战战场。
第13师团(仙台师团)、第16师团(京都师团)以及刚刚补充完兵员、恢复了些许元气的第3师团(名古屋师团),总计超过七万鬼子,对紫金山-燕子矶的十余公里防线发起不计代价的强攻。
鬼子步兵们在军官的驱赶下,成建制地冲向密布铁丝网和雷区的死亡地带。
他们如同疯狂的狼群,一波接一波地扑向紫金山下的延绵不绝的阵地
有时一个大队的鬼子冲上去,半小时后就能减员过半。
然后鬼子也不给大夏守军休整的时间,下一个大队的鬼子即刻就发起冲锋。
炮声、枪声、喊杀声震耳欲聋,整个东线战场化作一台巨大的血肉磨盘。
朝香宫鸠彦王这位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此刻也变得异常谨慎。
他将第101师团(兵员来自东京)和第104师团(兵员来自大阪)这两个特设(后备)师团,牢牢握在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