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你们删掉的每一页 (第2/3页)
里外的市立图书馆方向——那里,苏晚萤正把透明胶片轻轻覆盖在1980年第7期政府公报上。
特藏室的紫外线灯亮起时,苏晚萤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子。
她指尖捏着的胶片是从旧居里那面斑驳的砖墙上拓印下来的,那些被铲掉的符号在胶片上呈现出淡紫色的纹路,像某种古老的密码。
当紫外光扫过公报纸张时,她屏住了呼吸——纸张纤维里残留的次氯酸钠漂白剂正在和胶片上的荧光试剂发生反应,一行行被化学漂洗抹去的字迹,正像退潮后的礁石般缓缓浮出。
“关于生态园项目环境评估的补充说明……”她轻声念出第一行,手机的快门声连珠炮似的响起。
这些文字本该和林秋棠的日记本一起被销毁,但残留在纸张纤维里的氯分子成了最诚实的记录者——就像她总说的,旧物比人更会说谎,也更会说真话。
她把照片导入那台用1970年代打字机改造的复刻装置时,机械齿轮的转动声在安静的特藏室里格外清晰。
铅字锤一下下敲打色带,复写纸在稿纸上压出深黑色的字迹,直到最后一行“评估结论:项目存在重大环境风险”落下,色带突然“啪”地断裂。
飞溅的油墨在空中划出银线,苏晚萤下意识后退半步,却见那些墨滴在墙上连成一行字:“你说得对,但它不能白说。”
她望着那行墨迹,指尖轻轻抚过胸口的银链——链坠里是林秋棠日记的残页。
窗外的雨声突然大了,她听见风里裹着细弱的电流声,那声音来自城市另一端的废弃烟囱。
阿彩的登山靴踩在烟囱内壁的砖缝里,涂料刷在高温瓷釉上刮出刺啦声。
她仰头望着自己刚画完的唇形图案,中央那团由沈默脑波拓扑图构成的纹路在手电筒光下泛着幽蓝。
这里曾是1990年代的备用广播发射塔,地下三英尺处还埋着未被切断的音频馈线,她用洛阳铲挖开表层土时,金属导线的断口还泛着新鲜的铜绿。
“所有未被记录的声音,终将在此回放。”她用刻刀在图案底部刻下这句话,刀尖碰到砖块的火星溅在护目镜上。
当第一声雷炸响时,她刚好爬下脚手架,雨幕里的烟囱像根黑色的柱子刺向天空。
闪电击中塔顶的瞬间,阿彩的瞳孔剧烈收缩。
整座烟囱突然泛起幽蓝光芒,唇形图案的轮廓在雨帘中明灭,她听见电流的嗡鸣里夹杂着模糊的人声——那是沈默在解剖台前默念的尸检结论,“肋骨骨折呈放射状,符合钝器多次击打”;是林秋棠日记里的片段,“他们烧了我的报告,却烧不掉我在每个数据点按的红手印”;还有更古老的声音,像来自地底的叹息,“我没说谎,我真的没说谎”。
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进衣领,阿彩却笑了,她举起手机对着烟囱录像,镜头里的蓝光突然凝结成一个口型——那是“谢谢”。
旧居地基最深处,小舟的掌心沁出薄汗。
他双手紧贴承重柱,能通过骨传导感知到整座城市的震动:地铁三号线从东往西,每秒27次的轮轨撞击;市立医院的中央空调,每分钟120转的压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