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墙上的影子 (第2/3页)
的“光影拓印法”,据说能捕捉到非人之物留下的痕迹。
当月光再次抵达那个完美的角度,墙面上的光影变化被相纸精确地记录下来。
回到临时据点,她在暗房里将相纸显影。
纸上浮现出的景象让她脊背发凉。
那是一个完整的房间轮廓,甚至有一扇门,门牌上的数字清晰可见——7号梦境舱。
更诡异的事情发生在相纸的背面。
当她翻过来时,一股温热的触感传来,如同贴着一个活人的皮肤。
紧接着,一阵极其微弱而有规律的震动从纸上传来,她将耳朵贴上去,那频率与她曾在产科听过的新生儿心跳几乎完全一致。
沈默将两人的发现汇总在一起,数据在他脑中飞速碰撞、重组。
墙上的文字,影子里多出的房间,尸蜡化的薄膜,新生儿的心跳……一个疯狂而大胆的结论在他心中成形:这栋福利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结构,它进化了,成了一个“集体记忆共生体”。
墙体是它的皮肤,经年不息的漏水是它的呼吸,而那些诡异的影子,则是它延伸在外的神经系统。
任何物理入侵都会被视为病毒感染,触发强烈的排异反应。
“不能再挖了,”沈默低声说,与其说是对苏晚萤,不如说是对自己,“我们得换个思路,进行一次‘逆向尸检’。”
“什么意思?”
“尸检是为了寻找死因,而我们,要反过来,模拟死亡的过程。”沈默的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我们不再寻找他们留下的证据,而是创造一个让他们愿意‘回来’的环境。”
计划迅速付诸实施。
他们选择了当年孩子们集体午睡的那间大教室。
沈默运来七具与儿童等高的人体模型,按照幸存者记忆中那七个孩子的睡眠姿势,将它们一一安置在小小的床铺上,甚至在每个模型的头下,都垫上了用同样布料复制的枕头。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拿出了从陶碗水面采集到的那段微弱语音。
经过处理,那段模糊的儿童呓语被循环播放,音量被精确控制在人类听阈的临界点之下,若有若无,仿佛从另一个维度传来。
第一夜,风平浪静。第二夜,依旧死寂。
直到第三夜的午夜时分,异变陡生。
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轮椅上的小舟,突然毫无征兆地站了起来。
他挣脱了束缚带,赤着脚,一步一步,走向教室中央的那群人体模型。
他的动作不再僵硬,眼神也褪去了往日的空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梦游般的专注。
苏晚萤和沈默屏住了呼吸。
只见小舟走到第一个模型前,伸出瘦弱的手,轻轻抚摸着模型的额头,像是在安抚一个正在做噩梦的孩子。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他逐一抚摸过每一个模型,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