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起点与旧阴影  七零科研强国:重生女逆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新起点与旧阴影 (第1/3页)

    第二章:新起点与旧阴影

    吉普车卷着尘土,驶离了红星公社那片熟悉的黄土坡,将惊愕、嫉妒、难以置信的视线彻底甩在身后。

    车内,苏念雪脊背挺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指尖却下意识地抠着帆布包粗糙的边缘。窗外的景象飞速后退,白杨树、麦田、低矮的农舍,构成一幅单调却生动的七十年代北方乡村图景。引擎声单调地轰鸣,混合着窗外灌进来的、带着土腥味的风。

    她的人生,正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驶向一个全然未知的方向。

    副驾驶上的李上校似乎看出了她的紧绷,语气温和地开口,打破了沉默:“苏同志,不用紧张。我们这次去的地方,是军区下属的一个技术革新办公室,主要负责筛选和论证地方上送来的一些有价值的技改方案。环境比较简陋,但同志们都很务实。”

    苏念雪轻轻“嗯”了一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我会尽快适应,努力学习。”

    开车的陆远征目光扫过后视镜,声音平稳无波:“你的档案和关系,组织上会负责协调转接。目前你的临时身份是技术支援小组的特邀人员,编制和待遇问题,后续会根据项目贡献明确。”

    他的话语简洁、高效,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也清晰地界定了她此刻的位置——一个因特殊才能被临时征召的“外人”。

    “我明白。”苏念雪点头。她很清楚,那套军装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和认可,真正要站稳脚跟,靠的是接下来的实绩。

    吉普车颠簸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驶入了一座看起来颇有年代感的北方小城。城墙斑驳,街道不宽,行人大多穿着蓝、灰、绿为主的衣服,自行车铃声响个不停。最终,车子开进一个挂着白底黑字单位牌子的大院,在一栋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三层苏式红砖楼前停下。

    “到了。”陆远征熄了火。

    李上校有事要先去市革委会,下车后便匆匆离开。陆远征拎起苏念雪那个轻飘飘的行李包,言简意赅:“跟我来,先安排你住宿。”

    宿舍楼就在办公楼后面,同样是红砖结构,走廊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和旧木头混合的味道。陆远征敲开一楼尽头的一间房门。

    开门的是一位剪着齐耳短发、约莫三十岁上下、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同志,穿着洗得发白的列宁装,看起来十分干练。

    “张姐,这是新来的苏念雪同志,暂时安排在你这间宿舍。”陆远征介绍道,“苏同志,这是张文娟同志,负责资料室的工作,以后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她。”

    张文娟推了推眼镜,快速打量了一下苏念雪,眼中掠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想到新来的同事如此年轻,但很快便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欢迎欢迎,快进来吧。正好靠窗那张床空着。”

    宿舍很小,摆着两张铁架床、一张旧书桌、两个脸盆架,但收拾得异常整洁,水泥地擦得发亮。

    “谢谢张姐,以后麻烦你了。”苏念雪微微鞠躬。她知道,在这个年代,处理好室友关系至关重要。

    “客气啥,都是革命同志。”张文娟爽快地摆摆手,又看向陆远征,“陆参谋,人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陆远征点点头,对苏念雪道:“安顿一下,半小时后我来带你去办公室熟悉情况。”说完,便转身离开,步伐铿锵,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张文娟是个热心肠,帮着苏念雪铺床单、套被子,一边絮絮叨叨地介绍着大院里的情况:食堂几点开饭、澡堂每周几开放、开水房在哪里、领导们的脾气等等。苏念雪认真听着,一一记在心里。

    “咱们这技术办,说起来重要,其实也就是个过滤筛子。”张文娟压低了点声音,“下面厂矿公社报上来的革新项目五花八门,好多都是异想天开,能筛出一两个有点可行性的就不错了。你真厉害,能让李上校和陆参谋亲自去接。”

    苏念雪能听出她话里的好奇和一丝探究,只谦逊地笑笑:“我只是凑巧对水轮机有点想法,没想到组织这么重视。”

    收拾妥当,陆远征准时出现在门口。

    技术革新办公室在二楼,一间大办公室里摆着七八张旧办公桌,几个穿着中山装或旧军装的人正伏案工作,有的在画图,有的在写材料,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墨水、纸张和烟叶的味道。

    看到陆远征带着一个陌生小姑娘进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有好奇,有审视,也有毫不掩饰的疑惑。

    陆远征拍了拍手,声音不大却足以吸引所有注意:“大家停一下。这位是苏念雪同志,从红星公社调来,参与我们近期的水电站技改项目。苏同志在机械设计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大家欢迎。”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更多的是交头接耳。

    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头发微秃、戴着深度眼镜的男人扶了扶眼镜,皱着眉头开口:“陆参谋,这……苏同志看起来年纪不大啊,哪个学校毕业的?有相关工作经验吗?”

    他是办公室的技术骨干,王工程师。

    陆远征面色不变:“苏同志的能力,李上校和我是亲自核实过的。她的方案解决了青龙峡电站的实际难题。经验可以在实践中积累,我们要看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王工程师被噎了一下,讪讪地闭了嘴,但眼神里的怀疑并未消退。

    另一个年轻些的技术员笑着打圆场:“欢迎苏同志!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他叫刘建军,笑容看起来挺真诚。

    苏念雪微微躬身:“初来乍到,很多都不懂,以后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态度放得极低。

    陆远征将她领到靠窗一张空着的办公桌前,桌面上还有上一任主人留下的些许划痕和墨点。“你先用这张桌子。关于你那个方案的详细论证和后续改进,需要你尽快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报告。有什么需要,可以找张姐领,或者直接找我。”

    “好的,陆参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