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峡的考验 (第2/3页)
了,充满了震惊和信服:“苏技术员,你这……太厉害了!多谢!太感谢了!”
苏念雪松了口气,背后也是一层冷汗。赌对了。
“赶紧更换备件吧。”她保持着平静,“更换之后,振动问题应该就能消除。正好可以利用这次停机,直接进行叶片更换改造。”
“好好好!就这么办!都听苏技术员指挥!”赵站长现在对苏念雪是言听计从。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雪就扎在了厂房里。更换拉杆、吊装旧转轮、拆装叶片、安装新转轮、校正中心……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盯着,拿着图纸和技术要求,和电站的老师傅、安装工人反复沟通确认。
山里条件艰苦,住宿是简陋的平房,晚上只有昏暗的电灯,蚊虫肆虐。食堂的饭菜油水很少,几乎看不到荤腥。但苏念雪毫不在意,每天满身油污汗水,和工人们同进同出。
陆远征并没有过多干涉具体技术工作,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支持。他协调解决了工人加班补助、夜间照明、临时工具调配等一堆琐碎却实际的问题,确保了安装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他经常沉默地出现在厂房角落,观察着进度,有时会递给她一瓶汽水或一个馒头,简单问一句:“进度如何?”、“有困难吗?”
他的话语依旧简洁,但那种无声的关注和及时的支援,让苏念雪在疲惫不堪时,总能感到一股支撑的力量。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奋战,新转轮终于安装到位,所有连接螺栓按照扭矩要求紧固完毕,中心校正数据完美。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开机试运行。
控制室里挤满了人,赵站长、电站技术人员、老师傅们,还有苏念雪和陆远征。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仪表盘和监控窗外那台巨大的机组。
“开机!”赵站长一声令下。
操作员缓缓推上闸门。
水流涌入,机组开始缓慢旋转,逐渐加速。
嗡嗡嗡——机器运行的平稳声音传来,清脆而有力。
仪表盘上,功率数值稳步上升,振动、摆度、温度所有指标全部正常,甚至比以往最好的状态还要平稳!
“成功了!”“听这声!多稳!”“功率上来了!比原来高了!”
控制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老师傅们脸上笑开了花,用力地拍着巴掌。
赵站长激动地抓住苏念雪的手,用力摇晃:“苏技术员!太感谢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你这技术,没话说!”
苏念雪看着仪表盘上那漂亮的数据,听着耳边轰鸣的、却异常和谐平稳的机组运行声,眼眶忍不住发热。所有的艰辛、压力、不眠之夜,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她下意识地看向陆远征。
他站在人群稍外围的地方,并没有像旁人那样激动,但那双总是冷冽的眼眸里,清晰地映着控制屏的亮光,也映着她的身影。他看着她,嘴角似乎极其微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然后对着她,轻轻点了点头。
那是一个无需言语的、来自同一战壕的认可和赞许。
窗外,青龙峡的河水奔腾不息,推动着新的叶轮,发出更加有力而高效的轰鸣,仿佛奏响了一曲属于这个时代、也属于她苏念雪的全新乐章。
峡谷的风吹来,带着水汽和山林的气息,清新而充满力量。
成功的轰鸣声在青龙峡水电站的控制室内回荡,经久不散。仪表盘上稳定优秀的运行数据,像是最有力的证明,彻底驱散了之前所有的质疑和紧张。
赵站长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握着苏念雪的手久久不放,一连串的感谢和夸奖往外冒,恨不得立刻杀猪宰羊搞劳军。电站的老师傅们围着她,七嘴八舌地问着技术细节,眼神里是实实在在的佩服。
苏念雪一一耐心回应,心情激荡,却也没忘了正事。她仔细记录了初始运行的各项数据,又叮嘱赵站长:“赵站长,新叶片还有个磨合过程,最近三天麻烦安排人多盯着点,每小时记录一次振动、温度、出力这些关键数据,有什么异常立刻通知我。”
“放心!苏技术员,肯定盯得死死的!这可是咱们站的宝贝疙瘩了!”赵站长拍着胸脯保证。
回程的卡车上,气氛轻松了许多。虽然山路依旧颠簸,但苏念雪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青山绿水,只觉得心胸开阔。她做到了,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努力,真正改变了些什么。
陆远征依旧沉默,但周身那股冷硬的气场似乎缓和了些许。途中经过一个简陋的沿途兵站休息时,他甚至主动去买了两瓶汽水,递给她一瓶。
玻璃瓶壁沁着冰凉的水珠,橘黄色的液体在阳光下闪着光。苏念雪接过,喝了一口,那甜滋滋、带着强烈气泡感的味道冲入口腔,是这个年代难得的享受。
“谢谢。”她轻声道,嘴角忍不住上扬。
陆远征只是点了点头,自己也喝了一口,目光望向远方的山峦。
几天后,青龙峡电站的详细运行报告送到了技术革新办公室。
报告显示,更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