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毒饵与绞索  微笑的女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毒饵与绞索 (第2/3页)

翻个底朝天来找我们。”

    “所以,我们不能给他这个机会。”陆景渊的声音,冷得像手术刀,“就在他发现尸体和账本,意识到自己被栽赃陷害的那一刻,仓库外,会响起警笛声。”

    “你的人?”

    “不,是我的人,以‘法租界公董局’的名义,向公共租界巡捕房总部,打的一个‘匿名举报电话’。”陆景渊看着苏砚秋,一字一句地说道,“举报电话会声称,公共租界巡捕房副探长赵志诚,涉嫌监守自盗,并与一桩恶性谋杀案有关,人赃并获的地点,就在十六铺七号仓库。”

    这个计划,狠毒、周密、环环相扣。它利用了赵志诚的贪婪,将他诱入陷阱;再用他自己的罪行(谋杀药品商)作为铁证,将他死死钉住;最后,用一本伪造的账本,将他与“违禁化学品”这条线索捆绑,彻底引开他和他背后顾鹤年的视线。

    而最致命的一击,是那个“匿名举报电话”。它将把这件事,从一个内部调查,瞬间升级为法租界与公共租界之间的一场政治博弈。届时,就算顾鹤年想保他,也必须掂量一下引发外交冲突的代价。赵志诚,将从一个有用的爪牙,变成一个烫手的、必须被立刻抛弃的麻烦。

    “届时,赵志诚百口莫辩。”陆景渊做出了最后的总结,“人证(尸体)、物证(账本)、动机(巨额赃款),全部指向他。在同僚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因为分赃不均而杀人灭口、最后被人黑吃黑的、愚蠢的贪污犯。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当场拒捕,然后……逃亡。”

    “一个被两大租界同时通缉的逃犯,就再也没有精力,来调查什么化学品了。”苏砚秋替他说完了结论。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中,却有一丝冰冷的火焰在跳动。

    “我需要一个绝对干净的收尾。”她说道。

    “放心。”陆景渊的目光扫过角落里那两个一直沉默不语、如同雕像般的工人,那是他从军队里带出来的、绝对忠诚的亲信,“赵志诚那两个‘清道夫’,不会有机会开口说话的。他们会和那箱假的唐三彩一起,成为这场‘火并’中,‘不幸’的牺牲品。”

    话音落下,厂房里陷入了一片令人心悸的沉默。只有发电机依旧在不知疲倦地轰鸣。

    施密特博士听着这番对话,吓得脸色惨白,几乎要瘫倒在地。他看着眼前这几个东方人,他们平静地、用一种近乎学术研讨的口吻,策划着一场足以让一位高级警官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阴谋。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参与什么科学研究,而是掉进了一个由魔鬼主导的、精密运转的杀戮机器里。

    苏砚秋没有理会他,她只是深深地看了陆景渊一眼。“注意安全。”

    “你也是。”陆景渊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一个字,转身,重新融入了门外的夜色与风雨之中。

    绞索,已经套上。现在,只等猎物自己,把头伸进去了。

    ---

    当晚九点五十分,十六铺码头。

    雨势渐大,豆大的雨点砸在七号仓库那铁皮屋顶上,发出密集的、如同战场鼓点般的巨响。浑浊的黄浦江水在码头边翻涌,卷起腥臭的泡沫。远处的万国建筑群,在雨幕中只剩下一些模糊而暧昧的霓虹光晕,像一场濒死的梦。

    赵志诚坐在自己的别克轿车里,车窗上蒙着一层厚厚的水汽。他烦躁地摇下车窗,点燃了一支雪茄,辛辣的烟雾立刻被风雨卷走。

    “妈的,这鬼天气。”他咒骂了一声。

    “诚哥,那老家伙靠谱吗?十万大洋,听着就像个套子。”副驾驶上,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男人,警惕地擦拭着手中的勃朗宁手枪,他就是赵志诚手下最得力的“清道夫”之一,阿四。

    “他不敢不靠谱。”赵志诚吐出一口浓烟,脸上是胜券在握的傲慢,“他当年在虹口开赌场,欠了青帮一屁股债,是我把他从沉江的麻袋里捞出来的。他的命,是我的。再说了,那批唐三彩我看过照片,是真家伙。这年头,洋人就喜欢这种从土里刨出来的玩意儿,十万,还算便宜了。”

    他看了一眼手表,九点五十五分。

    “阿四,你跟老三,先进去探探路。记住,除了那个老家伙和箱子,里面不许多任何一个活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