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我拍电影就是为了写歌 (第1/3页)
《黑客帝国3》在11月5日全球70多个国家同步首映,规模声势之大堪称好莱坞大片之最。
当然无论是从票房成绩亦或者是从其他方面的影响力评判,《黑客帝国3》作为三部曲的终章,都完全配得上这般声势浩大的首映。
不过其票房表现却似乎对不上华纳堪称丧心病狂的宣发,当然它依旧很成功,全球首周末三天票房达1.2亿美元,依旧是无数电影望尘莫及的存在。
但是相较于第二部光北美地区首周末三天接近1亿美元的成绩,就显得有些失色了。
《黑客帝国3》的口碑两极分化比第二部更严重,
有人认为它为三部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特效场面宏大,哲学深度足够,情感内核也塑造得很好,是史上最完美的系列电影;
也有一些观众认为影片过于侧重动作场面,很多哲学思辨过于晦涩,在那么多激烈动作戏、爆炸戏下根本让人无法思考,
这部电影虽然特效很足,但却不适合在电影院看,反而更适合在家里看碟片录像,可以随时暂停,细细体会导演精巧构思布置的种种文化隐喻。
但不论如何,《黑客帝国》系列都将注定名留影史。
影片回应了千禧年前后人们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的既期待又担忧的矛盾心理,以及技术垄断和社会阶层分化的可能影响。
描绘的世界和对科技的反思,对当下以及未来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电影更是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赛博朋克文化的哲学内涵。
其华丽的视效、深邃的故事和顶级的娱乐性完美结合,这使得赛博朋克文化从相对小众的科幻圈子,成功走向了全球主流大众。
而陈元的《边缘行者》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一步去拓展赛博朋克文化的可能性!
陈元又回到了好莱坞,参与处理电影的后期。
这时的中方人员就只剩下了不到三十人,而且做的也都是辅助性的工作,好莱坞始终防范他们这些外人一手。
很遗憾他并没有获得最终剪辑权,但陈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