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收获的时刻  草芥称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24章 收获的时刻 (第2/3页)

小公子,总不至于为了这点事,再特意跑一趟丰安堡来害你。

    退一步说,就算他真的敢来,大不了我请我家姑娘出面。

    我家姑娘虽说不是索家嫡房出身,可如今身系索、于两阀,他独孤清晏就算再骄纵,也不会不给这个面子。”

    杨灿看着她眼中的关切,心中暖意融融,伸手搂过她的腰,笑道:“好好好,有缠枝和你这两位红颜知己庇护,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青梅在他怀中亲昵地蹭了蹭,再抬头时,眼中带着几分狡黠的笑意。

    “那么热娜姑娘呢?老爷在把独孤清晏骗走之后,有没有趁着四下无人,巧用手段,把那个番婆子骗到手呢?”

    “咳!”杨灿咳嗽一声,正气凛然地道,“某乃正人君子,坐怀不乱之人,岂会行那非礼之事……”

    “真的吗?”话还没有说完,青梅就在怀里又是亲昵地蹭了蹭,声音又软又糯,带着几分戏谑地道:“那为什么人家都觉得硌得慌了呢……”

    杨大老爷的画皮被揭穿了,这如何使得,还有没有一点规矩了?必须得执行家法!

    杨灿抄起青梅的小蛮腰,将她掀翻于榻上,一番教训,自是难免。

    ……

    夏末的风掠过丰安堡的青砖院墙时,各田庄、牧场的管事们,便带着杨灿的帖子,骑马的、坐轿的,络绎不绝地赶到了丰安堡。

    堂内烛火通明,案几上摆着热茶,待众人坐定,热娜身着西域风格的织锦长袍,上前一步,便将首次通商西域的计划细细道来。

    从商队路线规划、货物品类搭配,到沿途补给站点设置,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明了。

    话音落下时,议事堂内瞬间沸腾起来,人人眼中都闪着振奋的光。

    “这可是咱们商号的头一遭开拓啊!必须大吉大利!”

    赵山河忍不住拍了拍几案:“只要这趟走顺了,往后何止一支商队?”

    众人纷纷附和,脑海里已经浮现出日后属于他们的多支商队,不断往返于东西世界的景象。

    若是效率能够跟上,每月都有商队出发或归来,那银钱岂不是像流水般涌进商号的库房?

    兴奋劲儿过后,各庄主、牧场主便暗自有了决断,必须得派自家子侄加入这支西行商队。

    自家投了钱,总不能连生意怎么运作都摸不清楚。

    这是对晚辈的期许,也是对这条商路的看重。

    日子就在忙碌的筹备中悄然溜走了,八天后,天水城的城门刚泛起鱼肚白,这支承载着众人期盼的商队便缓缓出发了。

    他们本是从天水城来,如今便由此继续往西。

    骏马喷着响鼻,骆驼迈着沉稳的步子,车轮碾过道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

    谁都清楚,这趟旅程绝非坦途:他们沿途要穿过大小数十个地方势力的地盘,稍有不慎便可能起冲突;

    他们更要跨越沙漠、戈壁、山脉与旷野,夏末出发时还是暑气未消,到了寒冬腊月,又得顶着风雪前行,春夏秋冬的极端天气都要一一扛过。

    食物、水源、草料更是难题,不可能一次性带足,全靠沿途寻找补给点。

    如果没有热娜这匹识途的大洋马,别说走到撒马尔罕,恐怕不出半个月,整支队伍就得折在西行路上。

    商队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尘烟里,杨灿却未停下脚步,他的重心依旧放在于家长房的产业经营上。

    如今他已是大执事,李有才先前负责的灵州盐池、黑水冶铁两大产业线,也顺理成章地交到了他手中。

    只是这两地相隔千里,且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

    从前无论是李有才主事时,还是于承业全权负责时,他们也只是负责制定每年的产出计划,从不贸然改动工业流程与人员安排。

    李有才每年去巡察,也不过是看看工坊运作是否正常,盘盘账目,若发现问题便及时纠正。

    巧的是,李有才刚巡察两地归来,这倒给杨灿省了不少事,起码今年不用长途跋涉去两地奔波了。

    如此一来,他便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基本盘”上:牢牢掌控八庄四牧的管理。

    对于那两个以鲜卑人为主的新田庄,杨灿自有妙招。

    他借着助建村庄、指导开荒、提供新式农具的由头,不动声色地将庄里的基层管事都换成了自己人。

    那些鲜卑人刚接触农耕,既缺经验,也不懂农耕社会的管理门道。

    在他们眼里,小管事不过是些出力多、权柄小的差事,压根没察觉整个庄的根基已悄悄落到了杨灿手中。

    秋收的镰刀还没放下,杨灿又开始筹备各田庄、牧场部曲兵的联合训练。

    他召集管事们商议,共同筹措了一笔丰厚的资金作为奖励。

    消息传开,八大田庄、四大牧场的部曲兵个个摩拳擦掌,都盼着秋收后能在演武中拔得头筹,赢下那笔奖励。

    辛闲与亢正阳也格外配合,早早抽调了两名经验丰富的部曲队正,提前去各个田庄、牧场巡弋。

    他们一边指导部曲兵训练,一边教各庄的部曲兵熟悉统一的竞武规则。

    这一切背后的目的贯彻的极为隐蔽,毕竟秋收后组织演武本就是各庄的惯例。

    杨灿不过是请示阀主后,将分散的训练改成了联合演习。

    他心里清楚,部曲兵直属阀主,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