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 秋归凤凰山  草芥称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26章 秋归凤凰山 (第1/3页)

    清晨的雾气,是深秋不告而至的常客,此时正像一层薄纱似的笼罩在“护城”河面上。

    河岸边的枯草上,已经结出了细碎的霜花。

    天刚亮透,堡门内便排起了一支长长的队伍。

    马车上堆着捆扎好的行囊,奴仆们牵着马候在路边,这是杨灿返回凤凰山的最后一批随行队伍了。

    此前酬农宴的欢笑声还在百姓耳边打转,秋狩大演兵时部曲们震天的呐喊也未消散,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这两场盛事的余韵里,杨灿就已决定回山了。

    能搬走的财物早在头几批的车队里就运走了大半,青梅是带着大批细软第一批回山的。

    索缠枝如今大腹便便的,有她从小陪伴的青梅贴身照料,最是稳妥不过。

    后来又有几支车队陆续从丰安堡离开,如今随杨灿同行的这已是最后一批车队了。

    拔力末带着鲜卑长老们送杨灿离开,就看见车上堆着些很寻常的器物。

    就连张云翊当年猎虎制成的虎头标本,还有那口陪他半生的刀,都随意地裹在油布包里,胡乱丢在车上,瞧不出半点贵重的模样。

    丰安堡,是真的被杨灿搬空了。

    张云翊当初那般大方,是存了卷土重来的心思,杨灿可不想卷土重来,于他而言,那就是被贬了。

    “庄主老爷,再喝碗热粥吧!”

    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老妇人,牵着小孙儿的手,提着沉甸甸的瓦罐快步走来。

    她颤巍巍地从罐里舀出一碗粥,金黄的米粥冒着热气,上面飘着几粒红豆,映得陶碗边缘的豁口都添了几分暖意。

    “老婆子天不亮就守在灶前熬的,您喝了暖暖胃,路上也能少受些风寒。”

    老妇人话音刚落,身后的百姓便围了上来。

    有的捧着油纸包的晒干红枣;有的抱着竹篮,篮里的鸡蛋裹着稻草,生怕磕着碰着。

    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踮着脚举着自己编的草蚂蚱,要把自己最宝贝的东西送给杨灿。

    杨灿弯腰接过陶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热,顺着指尖暖到心口。

    他仰头喝了一口,甜糯的粥滑过喉咙,将清晨的寒气驱散了大半。

    “多谢父老乡亲们挂心。”杨灿大口喝完粥,把碗递还给老妇人,又伸手摸了摸旁边孩子的头。

    人群里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啜泣声,杨灿转头望去,只见“二十八子”穿着统一的青布短褂,整整齐齐地站在辛闲身后,一个个眼圈红得像熟透的果子。

    最小的孩子先忍不住哭出了声,眼泪珠子砸在他的衣襟上,瞬间引得其他孩子跟着抽噎起来,哭声像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搅得人心头发软。

    这次回凤凰山,杨灿没带他们一起走。

    凤凰山庄是阀主的地盘,除了阀主与嗣子,没人能拥有足够大的独立院落,容得下这二十八个孩子。

    他只能先把孩子们安置在村里,找了一处宽敞的大院,连那些怀了身孕、暂时不便婚嫁的鲜卑寡妇也一起住进去,交由辛闲和旺财照料。

    这段日子,辛闲正好能教孩子们点斥候的本事,所有花销自然还是由杨灿承担。

    可孩子们太小了,纵使青梅和杨灿都说会回来接他们,看着亲近的人先后离开,恐慌还是像潮水般裹住了他们,总觉得自己要被抛弃了。

    辛闲和旺财站在一旁,脸皱得像个被揉过的包子,手足无措得很。

    老辛练兵的时候,不听话、练不会,那是非打即骂的,你还敢哭?

    你个怂蛋玩意儿,敢哭那就吊起来打,一边骂一边打,他哪见过这般阵仗?

    眼前都是些最大才七岁的孩子,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他这个从没当过“孩子王”的糙汉子,听着此起彼伏的哭声,只觉得脑瓜仁疼。

    旺财也是全无经验,听得他都想哭了。

    杨灿走过去,先摸了摸阿笑的脑袋。

    这小丫头七岁,女娃儿比同龄男孩要成熟,在“二十八子”里,她俨然就是领头的小大姐。

    “别人哭也就罢了,你怎么也跟着哭?忘了自己叫‘笑笑’了?”

    杨灿蹲下身,轻轻拉住阿笑的手,眼神温和:“义父先回凤凰山,可那儿不是义父的地盘。

    那就相当于去做客,哪能不经主人同意,带这么多人过去?你说对不对?”

    他顿了顿,又认真地看着阿笑的眼睛:“等我在那边安顿好,就让老辛伯带你们过去。

    你们在这儿要听话,好好识字、练功,等着我的消息,好不好?”

    “阿父……阿父不骗我们吗?你不会不要我们了吧?”阿笑吸了吸鼻子,泪珠还挂在睫毛上,声音带着怯意。

    “当然不会。”杨灿笑了,指尖轻轻擦去她脸颊的泪珠:“笑笑这么乖,阿父就是不要别人,也不会不要你呀。”

    他抬眼扫过其他孩子,女孩子们哭得还算斯文,只是用袖子偷偷抹眼泪。

    男孩子们却不管不顾,有的甚至咧着嘴“仰天长啸”,鼻涕都快流到下巴上。

    杨灿又好气又好笑,故意板起脸道:“笑笑,你帮老辛伯看着他们。

    等我派人来接你们时,会问你谁最乖,要是你说谁不乖,那可就不准他来见我了。”

    阿笑一听,瞬间瞪大了眼睛,像是接了个天大的任务,顿时收住哭声,连眼泪都硬生生憋了回去。

    她挺了挺小胸脯,转头看向还在哭的伙伴,拧着秀气的小眉头,脆生生地呵斥:“都不许哭了!”

    没想到这声呵斥比杨灿的哄劝管用多了,原本喧闹的哭声瞬间小了大半。

    孩子们都怯生生地看着阿笑,连抽噎都放轻了声音。

    这小大姐的气势,倒真有几分“领头人”的样子。

    杨灿朝旺财递了个眼色,旺财立刻抱来一篮早就准备好的小小腰牌。

    每块腰牌都是桃木做的,打磨得光滑温润,正面刻着一个清晰的“杨”字,背面则是从“一”到“廿八”的数字。

    孩子们这段日子已经学了不少字,第一个认的就是“杨”字,一眼就认出了腰牌上的记号。

    杨灿先拿起刻着“一”的腰牌给阿笑看,然后亲自系在她腰间的布带上。

    杨灿又对其他孩子道:“按我之前给你们排的长幼,排队站好。”

    孩子们立刻乖乖站成一排,连之前哭最凶的男孩都挺直了小身板。

    杨灿挨个走到他们面前,把腰牌系在他们腰间,轻声叮嘱:“这是咱们杨家的记号,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