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雪里故人 (第1/3页)
杨灿今日穿了一身青缎子箭袖,外罩羔裘,头上戴着熊皮风帽,肩上还披了件羊毛毡斗篷。
他站在树下,雪花落在他的肩头,人如玉树,愈发显得英俊。
阿笑一见,欢喜得一颗心都要跳出来了。
她丢下手里的食勺就往杨灿身边跑,一把抱住了杨灿的大腿。
只可惜冬日的衣物厚重了些,小家伙的胳膊又太短,连杨灿的大腿都没能抱严实,只能紧紧抓着他的衣摆。
紧跟而来的阿禾见阿笑抢了先,急得围着杨灿团团转。
她的小脸蛋涨得通红,像只找不到主人的小狗似的,嘴里还小声嘟囔着“我也要抱抱”。
杨灿被两个孩子逗得哈哈大笑,弯下腰来猿臂一伸,便将她们一手一个抱了起来。
这时候,其他孩子也都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喊着“干爹”。
一见干爹,卖弄心思顿起,他们纷纷向杨灿汇报着自己是如何乖巧听话。
有的说自己刚扫了雪,有的说自己才背了一篇文章,还有的说又学会了几个新招式……
叽叽喳喳的声音混在一起,热闹得让人根本听不清他们具体在说什么,可那份真切的欢喜,却像暖炉似的烘着人心。
阿笑被杨灿抱着,扬着一张冻得通红的小脸,开心地看着杨灿。
她的上身却刻意往后仰了一点,生怕自己的哈气喷到他脸上。
在她心里,杨灿不仅是她的亲人,更是她敬畏如神、感念如神的人。
小丫头再惭形秽,可不敢有半分亵渎了杨灿。
可是转眼看到围在身边的那些弟弟妹妹,她又忍不住露出几分傲娇之意。
你们都只能仰着脸儿看干爹,我可是被干爹抱在怀里的,我跟你们不一样!
那份小得意顿时弯了她的眉眼,藏都藏不住了。
“干爹,我和十七早上把东边小路的雪都扫完了!”
“干爹,我现在能背三篇文章了,你要不要听?”
“干爹,豹子伯伯教的新招式,我一天就学会了,我打给你看好不好?”
孩子们的脸上满是纯真的笑容,眼神里透着对杨灿的依赖与亲近。
他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本事展示给他看,仿佛只要得到杨灿一句夸奖,就是天大的荣耀。
旺财站在孩子们身后,笑呵呵地看着杨灿。
这小子以前在潘小晚家时,干活总是马马虎虎的,属于“一支一动弹,不支不干活”的性子。
可是自从奉杨灿差遣照看这些孩子,他却变得格外细心了。
许是孩子们一口一个“旺财哥”的叫着,让这个从小没家的孤儿第一次感受到了责任感,他如今照看起这些孩子们,比谁都尽心。
杨灿一边笑着回应孩子们的话,间隙里也不忘夸了旺财几句。
听到自家老爷的夸奖,旺财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只是杨灿今日要去天水城,大雪过后道路难行,杨灿不能在此久留。
他又仔细问了问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业,见他们都吃得好、学得认真,这才放心地将阿笑和阿禾放下,带着豹子头等侍卫继续赶路。
孩子们自然舍不得他走,有个年纪小的孩子刚要哭出声,就被阿笑狠狠瞪了一眼,硬生生把眼泪憋了回去。
可转过身时,阿笑自己的眼眶也红了,眼泪开始在眼睛里打转转。
以前住在丰安堡时,就算干爹再忙,他们总能在杨灿经过门口时见上一面。
如今他们住在山上,却要好几天才见一次,怎么能不惦记呢?
可他们也知道,干爹是有大本事的人,有大本事的人都忙。
府里的人说了,干爹现在是长房大执事,管着好多田地、好多庄子,还有好多人要靠干爹吃饭呢。
所以他们都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本事,等长大了,就能帮干爹分忧了。
杨灿走了很远,回头望去,还能看到孩子们站在雪地里,远远地朝他挥手。
雪花落在他们的小脑袋上,成了一个个的小雪人。
那一道道小小的身影,在茫茫白雪中,却是一道暖人心的风景。
……
风裹着细碎的雪粒子,在天水城的城楼上打了个旋儿,随后落在刚扫开半条道的城门洞里。
积雪被往来行人踩得半化,混着泥渍在路上积成了黑褐色的雪水。
脚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声响混着雪水溅起的细微声儿,在清冷的空气里格外清晰。
进了城,路两旁的铺面大多开业,却少见顾客的身影。
掌柜们带着伙计,正握着竹枝清扫门前积雪。
竹枝划过结冰的地面,发出“唰啦唰啦”的声响。
雪沫子被扫到路边,堆成一个个小小的雪堆。
街角处,卖汤面的小贩缩在避风的墙角。
摊子上的大铁锅冒着滚滚热气,乳白色的雾气裹着麦香和肉汤的鲜味儿,直往人鼻尖里钻。
卖炭的铺子前,小山似的炭块被草席盖得严实,草席边缘垂着晶莹的冰碴子。
五六个百姓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他们和掌柜的讨价还价,希望能再便宜两个钱。
同时,又分出一只眼睛,盯着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