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章 文臣(求月票)  黄袍加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6章 文臣(求月票) (第2/3页)

,特来呈递郭公回函。”

    “好小子,老夫没看错人,龙潭虎穴,去而复返,有胆色。”

    李涛说着,抚须,自嘲道:“武夫秉政之世,郭雀儿竟愿回函于老夫这致仕文臣,实属难得啊。”

    萧弈回想了一下,若不是自己要求,郭威确实一直没太在意过李涛的信。

    他不提这茬,揖手道:“大帅志向宏伟,心存仁义,与史弘肇不是一类人。”

    “是吗?且容老夫一观。”

    此时,李昉才接过信,拆开,点起火烛。

    李涛揉了揉老眼,就着烛光看去,古井无波的脸色渐渐凝重。

    就仿佛,这封信每一字都有千斤重担压在他身上,看到最后,他脸上皱纹更深了。

    “虎狼之师,兵临城下啊。”

    感慨了这一句,他将信递给李昉。

    “明远,你看看。”

    “是。”

    李昉看罢,喟然道:“好一句‘倘李相迟疑,城破之日,将士历战心躁,恐难尽制’,郭元帅此言,是威胁信臣公啊。”

    李涛道:“这便是郭雀儿与史弘肇的不同吗?”

    “恕我直言。”萧弈道:“大帅并非威胁信臣公,也无此必要,他说的是实情。”

    “哦?”

    萧弈遂把王峻的许诺、兵士们对剽掠的热情,以及王殷等人反对,据实说了。

    听罢,李涛闭上眼,像在思考,又像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会。

    李昉略略一想,忽道:“我敢断言,待郭元帅论功排序,王峻必功列第一,为宰相,总领军政。”

    “为何?”

    萧弈认为魏仁浦才是出谋划策、呕心沥血,且郭威显然更信赖魏仁浦,对王峻则颇客气,除了下军令时,都是以“兄”相称。

    李昉道:“王峻本为监军,地位超然,于军中威望仅次郭元帅,今一句‘听旬日剽掠’不费吹灰之力收买军心,威望愈隆,使郭元帅无法轻视于他,待大业初定,必得倚重啊。”

    “原来如此。”

    “不仅如此,从邺都运送粮草,路途所耗,十倍不止,而国库空虚,北军确无钱粮犒赏,一旦战事拖延,唯有纵兵剽掠,介时,提议听凭剽掠的王峻威望只会更盛。”

    萧弈本就奇怪,这么顺的战事为何非要剽掠,对郭威、王峻的态度也有所猜测,此时听李昉一说,更是豁然开朗。

    “既如此,唯有以最快速度平定动乱,才能阻止此事,不是吗?”

    李涛并不睁开,反问道:“倘郭雀儿反悔,又当如何?”

    “不会。”萧弈道:“大帅虽有无奈,但绝不是那样的人。”

    “介时他为刀俎,满城百姓为鱼肉,承诺岂有用?”

    “信臣公可愿信我?我往返千里,不曾毁诺,我信我的眼光。”

    这次,李昉很干脆,转向李涛,一揖到地。

    “信臣公,事已至此,别无它法。为解黎民倒悬之难,唯有助郭元帅尽快稳定局面,偃旗收兵。此事不关乎于忠节,只关乎满城百姓,还望早做决断。”

    萧弈及时配合,道:“明远兄所言极是,尽早献城,既全朝廷体面,又免生灵涂炭。”

    李涛长叹一声,喃喃道:“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啊。”

    之后,沉默了大概三息。

    老者睁开了眼。

    “萧郎,老夫不过一辞了官的文人,你希望老夫如何做啊?”

    “晚辈入城,非孤身一人,麾下五百锐士现已完全控制南门,拿下并招降了城中禁军主帅李洪建……”

    “什么?”李涛不由惊讶,“你竟做到了如此地步?”

    “不错。”萧弈一脸坦然,道:“我欲诛李业、刘铢,如此,祸乱可一举平定。信臣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