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殿议 (第2/3页)
利充作赌资。去岁契丹使至晋阳,他设局豪赌,输三县之岁赋!军中皆言‘刘三痞赖,嗜赌如命’,此等视国利如儿戏、以疆土为注码之徒,若登九五,岂非要我等再向契丹称奴?!”
殿中诸臣顿时炸开议论,“宁战不从”之声不绝于耳。
“不错!”
王峻反应过来,立即出列,道:“刘崇无德,刘信更甚,今岁许州大涝,百姓饥馑,刘信闭仓不赈,反强征民夫筑私宅,致涌入开封之流民逾万,史公召他入朝,他以‘疽发于背’推脱,如此欺上虐民之辈,若主神器,生灵涂炭!”
说罢,他向李太后逼进一步,语气铿锵,态度坚决。
“太后岂不见闵帝失德,四月而亡?今强立此二人,重蹈覆辙,轻则朝堂动荡,重则契丹入寇,届时,臣等拼了性命!恐怕也难挽危局啊。”
萧弈听得非常清楚,王峻的重音在那‘拼了性命’四字。
这是当众恐吓。
武官纷纷大喝支援,文官个个垂首敛目、不敢说话,似连呼吸都放轻了。
李太后脸色泛白,攥着手帕,闭目缓气,许久无言。
倒是那安皇后,跪在旁边,还是事不关己的模样,一动不动。
直到大殿安静下来,落针可闻,郭威才说话。
他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看向冯道。
“国不可一日无主,还望冯公指条明路啊。”
萧弈看懂了,冯道该会提出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办法,郭威等之后再定夺,当能保证想要的结果。
冯道缓缓地出列。
木杖点地,声音慢得要死。
“嗒。”
“嗒。”
“嗒。”
满朝重臣都耐心听着。
终于,老者开口了。
“老臣愚见,当此非常之时,择君宜求稳、求安,非必拘泥于长幼亲疏。神器不可虚悬,臣请太后临朝,安诸藩之心,免‘外臣擅权’之口实。”
此言一出,萧弈大为意外。
只见李太后目含惊喜,眼神明亮了起来。
郭威身后的武将们顿时站不住了,郭威却并未反对,反而抬手示意众人不可聒噪。
为何?
萧弈再回味冯道之言,明白过来,题眼在“诸藩”二字,安抚的是刘崇、刘信,而不是臣民之心。
冯道停顿良久,见没人想要打断他,才继续说话。
“至于储君,老臣倒有一人选——刘赟。他是刘崇之长子,年已及冠,现于徐州,任武宁节度使。”
殿中有窃窃私语声响起。
萧弈忘了看旁人反应,兀自沉思。
绕过兵强马壮的刘崇、刘信,改立刘崇的儿子为皇帝?
这主意……太妙了!
比立刘信更高明。
眼下,郭威不论是自立还是立旁人,刘崇必起兵,郭威应该衡量过,暂时这一仗不好打。
刘赟即位就不一样了。
刘崇不可能反自己的儿子,就是想起兵也师出无名;郭威暂时稳住了局面,又能慢慢拿捏年轻的刘赟,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