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举报! (第1/3页)
十二点二十分。
急诊科手术室。
外科负责血管方面的丁国勤副主任医师也进了手术室,虽然没有上台,却也在手术台边上站定。
陆成用带针头的注射器在患者的五指上都扎了一针后,慢慢等待。
大概过了半分钟左右,指头上都渗出了血滴,血色鲜红。
外科不怕有血,就怕没血。
有血代表着生命和活力。
见此,陆成终于是舒了一口气,用纱布将其擦尽,说:“动静脉吻合已经搞定,下面开始处理骨折。”
“侯主任,术前的抗生素用了吗?”
断肢属于是开放性的骨折,内固定是异物,开放性骨折是三类切口,抗生素必须要用足用够的。
“第一时间就给药了的,放心吧。”侯家贵很确定回道。
陆成客气地看向向奎华:“向主任,那我们一起做钢板内固定!~”
向奎华这会儿笑着道:“没问题,陆老师。”
断肢再植是一个团队性质的手术,这一点因素也是他决定与陆成‘重归于好’的原因之一。
断肢再植标准的处理流程是先做骨折内固定,特殊的患者除外——
可以看得出来,向奎华他做了那么多台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在这方面的熟练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本来断肢的骨折内固定是很好上的,但因为改变了断肢再植的顺序,先缝合了动静脉,所以让手术的难度还变高了些。
但问题也不大,此时的骨折内固定比普通骨折患者更加透明直视,肉眼可见。
向奎华与陆成二人配合下,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便将锯断的尺桡骨尽皆固定在位。
做完这些后,向奎华便起身让了位置。
后面的肌肉、肌腱、神经缝合的处理,就不是他的能力射程了。
自然,向奎华也没走,而是坐在了手术台上的下手位置,认真地看着陆成的操作。
无影灯斜照下,即便是显微目镜也遮挡不住光芒,手术术野通亮无比。
因为恢复了血运,陆成在处理肌肉缝合时,断端还有少量的血液缓缓渗出。
不过当陆成完成了缝合后,断端的渗血如同被口合包住一样,被憋了回去,缝合止血,也是有效的止血方式之一……
陆成的操作很认真,一丝不苟。
眼睛如同能瞪死人,一眨不眨,五分钟内眨眼的次数绝对不超过三次。
麻醉仪的滴滴声在不断响起,巡回护士的走动节奏也在变缓,护理部的护士长退出了手术间,普通外科负责血管外科的主任也离开了手术室……
向奎华这会儿心里暗惊不已。
断肢再植是手外科非常标准的术式,是评估一个单位是否具备手外科专业能力的标准手术之一。
这种手术,向奎华早就听闻,可一直都是绝大部分县医院里的能力盲区,是太多人想做,但能力达不到的术式。
可就是这样的手术,这会儿却在陆成的手里慢慢推进到尾声。
就在陆成完成了肌肉和肌腱缝合后,陆成才抬头,看了一眼林前龙,说:“林主任,您能不能出去和患者家属交代一下。”
“患者的手应该能活,但术后的功能康复不能保证,尽量把患者家属的预期压低一些。”
“我们术前没有详尽的谈话签字。可还是要让家属心里有个底。”
林前龙毫不犹豫地点头:“好。我去说。”
这种谈话签字,自是他这样的主任出面,更具说服力。
有些时候,县医院作为很多县城病人医疗服务的第一站,也会是不少病人的终点站。
并不是每一个病种的患者都有机会转诊到上级医院的。
林前龙出了手术室……
时间如水,一晃就到了接近五点。
陆成亲自完成了最外层的皮肤缝合后,再给患者打了一个石膏,陆成特意交代:“石膏前几天都不要动,随时观察血运。”
“术后的抗凝和血运都要十分关注…术后比较关键的就是抗血管痉挛和抗凝…还要用血管扩张剂前列地尔。”
“我到时候会把医嘱都开好。林主任,但是我也不能二十四小时随时在病房里。”
林前龙已经谈话回来重新上台了:“这个病人是我们科室的病人,自不是小陆你一个人二十四小时陪侍的。”
“我会交代下去,让他们帮忙随时拍照发群里的。”
“术后用药方面,你每天亲自审核。”
科室里的第一台断肢再植术,林前龙作为病区主任,自然要非常谨慎地处理。
“嗯,术后要注意保暖,骨科应该有红外灯照的设备,可能要借用一下。”陆成道。
林前龙看向向奎华:“向主任,这个方便么?”
向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