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智慧的星河:从地球到深空的反恐延续 (第2/3页)
的灵活性,确保在失重状态下能自由屈伸。
接近生命维持模块时,系统突然发出警报:"检测到炸药引线的微弱电流!"****似乎察觉到异常,正准备引爆。千钧一发之际,AI调出空间站的能源分布图,建议道:"用激光暂时切断该区域的电力供应,引线会因断电失效!"
激光束精准命中电缆接口的瞬间,突入小组如离弦之箭冲进模块。微重力环境下,双方的动作都带着诡异的迟缓,队员们却借着旋转身体的离心力,用"零重力擒拿术"快速制服了敌人——一人抓住****的手臂顺势旋转,另一人从侧面用特制束缚带缠绕其腰身,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没有多余的力道浪费。
当解救出平民科研人员,将他们护送到安全舱段时,其中一位老教授看着队员们铠甲上的纹路,突然说:"这花纹像极了宋代的'步人甲',没想到千年前的防护智慧,能在太空里派上用场。"
行动成功的消息传回地面时,实验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王玲看着屏幕上队员们与科研人员拥抱的画面,眼眶有些湿润:"古人说'道在器中',原来智慧真的能跨越时空,甚至突破大气层的限制。"
系统3.0的"地外反恐模块"就此定型,但团队并未停下脚步。赵阳在分析行动数据时发现,****劫持空间站的手法,与19世纪海盗劫持蒸汽船的策略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控制关键设施(蒸汽机房/生命维持模块)、要挟核心利益(黄金/燃料配方)。"这说明恐怖主义的本质从未变过,变的只是载体。"他在报告中写道,"因此,对抗他们的智慧也无需从零开始,只需在历史的星河中找到对应的坐标。"
接下来的半年里,团队将系统3.0拓展到"星际智慧图谱"的构建。他们把不同文明的古代军事典籍、民间智慧录入数据库:玛雅人的星象导航术被转化为深空航行的定位算法;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力学原理,用于优化月球基地的抗压结构;甚至《天工开物》中"草木之实,气至而生"的生态观,都被用来设计火星基地的闭环生态系统。
"其实古人早就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了。"林薇在一次分享会上展示着图谱,"我们现在做的,不过是把这些散落在历史长河里的珍珠,用科技的线串成项链。"
图谱的第一个实战应用,是在月球永久阴影区的科研站防御系统。****试图利用月球尘埃暴掩护突袭,系统3.0却根据《墨子·备城门》中"守城者必备望楼"的理念,在尘埃暴来临前,提前升起了搭载高灵敏度传感器的"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