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星露坠岩,麦浪续航 (第2/3页)
观察星露草的细胞:“你看,这些圆圆的细胞就是储存水分的,像小水库一样。”
风澈盯着显微镜里的细胞,突然说:“娘,我们能不能种几棵星露草?让它长在飞船旁边,这样我们就有露水喝了!”
“是个好主意。”王玲笑着点头,“不过这里的土壤可能不够肥沃,我们可以把星芒果汁稀释后洒在土里,给星露草当肥料。”
风澈立刻自告奋勇:“我来浇!我会轻轻浇,不让水洒出来!”他拿着小喷壶,小心翼翼地把稀释的星芒果汁洒在星露草周围的土壤里,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小婴儿。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一边修复飞船,一边培育星露草。慕容冷越和周明每天都在维修舱里工作到深夜,钛合金零件的制作需要精准的尺寸,差一点就无法安装。王玲则忙着分析星露草的基因,试图找到能改良现有作物的片段。风澈的任务是“记录员”,每天早上先去看星露草的生长情况,用尺子量它的高度,在画册上画下变化,再给磁暴麦和星芒果种子浇水。
这天下午,风澈正在给星露草浇水,突然发现远处的天空变得昏暗,红色的沙尘像潮水一样涌来。“娘!慕容叔叔!有沙尘暴!”他大喊着跑回飞船。
慕容冷越立刻放下手里的零件,跑到舷窗边一看,脸色凝重:“是小行星常见的沙暴,速度很快,我们得赶紧把星露草移进飞船,不然会被埋了!”
四人立刻行动起来。王玲和周明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星露草连土挖出来,放进特制的营养盆里;慕容冷越则快速收起外面的检测设备;风澈也想帮忙,他想起慕容冷越教他编的小竹筐,赶紧跑回船舱,把竹筐拿出来:“我们可以用竹筐装星露草,这样不容易掉土!”
竹筐是之前在飞船上用多余的竹丝编的,大小正好能装下营养盆。风澈蹲在地上,帮王玲把营养盆放进竹筐里,还特意用竹丝在筐边编了个小提手:“这样拎着方便,不会碰到叶子。”
沙暴来得越来越快,红色的沙尘已经吹到了飞船附近,空气里弥漫着土腥味。最后一盆星露草被搬进飞船时,沙暴正好席卷而来,舷窗外瞬间变成了红色的一片,什么都看不见。风澈趴在窗边,看着外面呼啸的沙尘,担心地问:“我们的星露草没事吧?它会不会害怕?”
王玲摸了摸他的头,指着营养盆里的星露草:“你看,它的叶子还是直挺挺的,一点都不怕。星露草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生长,肯定很坚强。”
风澈凑近一看,星露草的叶子果然还是透明的,叶尖的露水虽然没了,但叶片依旧饱满。他松了口气,在画册上画下沙暴的样子,旁边是装在竹筐里的星露草,标注“星露草很坚强,不怕沙尘暴”。
沙暴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沙尘散去,天空又恢复了淡紫色。慕容冷越打开舱门,外面的红色沙地被吹得平平整整,之前他们收集的岩石堆也被移了位置。“推进器的零件差不多做好了,今天就能安装调试。”他对大家说,“风澈,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检查一下外面的环境?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风澈立刻点头,穿上防磁服跟着慕容冷越出去。沙地被沙暴吹过后,露出了一些之前没见过的小石子,这些石子在阳光下泛着蓝色的光。“这是什么?”风澈捡起一颗石子,递给慕容冷越。
慕容冷越用检测仪一扫,惊喜地说:“里面含有稀土元素,能用来改良培育舱的营养液,让作物长得更快!”他蹲下身,教风澈辨认蓝色石子:“你看,这种泛着淡蓝色光的就是,深颜色的不含稀土,我们只捡淡蓝色的。”
风澈立刻学着辨认,他的眼睛很亮,很快就找到了好几颗淡蓝色石子,放进随身携带的小口袋里。“慕容叔叔,这些石子能让磁暴麦长得更快吗?”他一边捡一边问。
“能。”慕容冷越点头,“稀土元素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磁暴麦有了它,说不定能早点长出麦穗,还能更耐辐射。”
两人捡了满满一袋蓝色石子,返回飞船时,周明已经把推进器的零件安装好了。“就差最后调试了,”周明擦了擦额头的汗,“等调试完,我们明天就能返程。”
王玲则有了新发现,她拿着星露草的基因分析报告,兴奋地说:“我找到星露草储存水分的关键基因了!把它导入荧光麦的基因里,荧光麦就能在干旱环境下生长,以后我们去缺水的星球也能种麦子了!”
风澈凑过去看报告,虽然看不懂上面的代码,但他看到了王玲画的对比图:普通荧光麦的根系短,星露草改良后的荧光麦根系又长又密,还长着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