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大乾仲夏:麦浪里的风与渠边的歌 (第3/3页)
收结束那天,村里举办了“尝新宴”。打麦场的石桌上摆满了麦做的吃食:张老伯做的麦饼,外酥里软,咬一口满是麦香;李婶做的麦仁粥,加了红豆和红枣,甜糯可口;凤染霜教大家做的麦酱,拌着黄瓜吃,清爽解腻;花汐则让厨房做了麦糕,上面撒着芝麻,香甜软糯。
    守苗老爷爷还带来了共植维度的“麦酒”,度数不高,带着淡淡的麦香,大人小孩都能喝一点。大家围坐在石桌旁,举杯畅饮,说着麦收的趣事,笑着闹着,打麦场的笑声飘得很远,飘进了麦田,飘进了沟渠,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风澈端着碗麦酒,走到张老伯身边,认真地说:“张爷爷,今年的麦收真开心!我学会了割麦、编麦秸扇,还知道了怎么找水、怎么修渠。以后我还要跟您学种粟米!”
    张老伯笑着摸了摸风澈的头:“好啊!等种粟米的时候,爷爷教你怎么播种、怎么除草。小殿下这么用心,以后肯定能成为好君主,守护好大乾的百姓和土地。”
    慕容冷看着风澈,眼里满是骄傲,他举起酒杯,对众人说:“今年的麦收,多亏了大家的努力,也多亏了皇后、贵妃和孩子们的帮忙。等粟米丰收了,我们再办一场‘庆丰宴’,和大家一起庆祝!”
    百姓们都欢呼起来,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夕阳把麦田染成了橘红色,渠水在光里泛着粼粼的波,龙骨水车还在缓缓转动,像在唱一首温柔的歌。
    花汐走到凤染霜身边,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轻声说:“皇后娘娘,以前我总觉得宫里的珠宝玉器最珍贵,现在才知道,百姓脸上的笑容、田里的收成,才是最珍贵的。以后,我想一直和大家一起,为大乾的百姓做事。”
    凤染霜笑着点头,和花汐碰了碰酒杯:“我们一起。大乾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百姓,都需要我们用心守护。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大乾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夜幕降临时,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百姓们提着装满麦饼和麦酱的竹篮,走在渠边的小路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洒在金黄的麦堆上,洒在转动的水车上,满是安宁和幸福。
    凤染霜和慕容冷牵着风澈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风里带着麦香和渠水的清凉,远处传来村民的歌声,混着水车转动的“吱呀”声,像一首温柔的仲夏夜曲。
    “你看,”凤染霜指着远处的粟米田,“过几天,这里就会种上耐旱粟种,等秋天,就会结出满穗的粟米。有了水渠和井,百姓们再也不用怕天旱了。”
    慕容冷握紧凤染霜的手,轻声说:“是啊,只要我们和百姓心在一起,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大乾的仲夏,因为有大家的努力,变得格外温暖。”
    风澈握紧爹娘的手,抬头看着满天的星星,心里悄悄许下愿望:等种粟米的时候,他要和小伙伴们一起播种、除草、浇水;等粟米熟了,他要帮着收割、打粟;等冬天来了,他要和大家一起做粟米糕、酿粟米酒,像去年除夕那样,热热闹闹的。
    大乾的仲夏,就这样在麦浪的金黄里、渠水的清凉里、麦饼的香气里,慢慢铺展开来。而那些温暖的故事,那些守护的初心,那些百姓的笑脸,也会像这耐旱的粟种一样,在大乾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饱满的果实,一年比一年繁茂,一年比一年温暖。
    几天后,耐旱粟种如期播种。风澈跟着守苗老爷爷,把拌了肥土粉的粟种撒在田里,动作认真又熟练。源溪编了很多竹篮,装着粟种,分给村里的百姓;火小炎用火焰能量检测土壤的温度,帮着调节播种的深度;时汐和紫汐用忆融屏记录下播种的场景,屏幕里,嫩绿的粟种落在土里,像撒下了一片希望。
    花汐和工匠们还在改进水利工具,他们计划在渠边装些水碾,既能碾米,又能磨面,让百姓们更省力。慕容冷则和工部商量,要把京郊的水渠修得更长,连接更多的村子,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凤染霜坐在田埂上,看着田里忙碌的身影,手里拿着个麦秸扇,轻轻扇着。风里带着粟种的清香,远处的水车还在转动,她知道,大乾的故事,还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每一个季节,每一次收成,每一张笑脸,都是最珍贵的篇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