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接受 (第1/3页)
张景宸生日那天,车停在巷口时,白砚书正站在自家那间古籍书店的门檐下。书店是她成年后开的,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门匾是父亲写的“砚林书斋”,木质橱窗里摆着几本修复好的线装书,阳光落在玻璃上,把书页上的字照得透亮。
“表姐。”张景宸跑过来,手里拎着个描金食盒,“我订的私房菜,主厨说要现吃才鲜,我让他们做好了直接送过来的。”他说着,指了指巷口停着的另一辆车——是家宴级别的私厨配送车,车身上印着低调的暗纹,在业内只接熟客订单。
他们去的地方是巷尾的一栋小洋楼,是白砚书家的产业,平时没人住,只用来招待亲近的人。推开门,客厅里已经摆好了餐桌,铺着米白亚麻桌布,中间插着两枝白梅,是张景宸特意让人从苏州空运来的。餐桌上的餐具是骨瓷的,边缘描着细金线,每只盘子底都印着个小小的“书”字——和张园那套茶杯是一对。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里?”白砚书坐下时,指尖碰到椅背上的靠垫,是兰草纹样的刺绣,针脚细密。
“问了王叔。”张景宸挠了挠头,耳尖有点红,“王叔说你平时喜欢来这儿看书,靠垫都是你自己绣的。”王叔是白砚书家的老管家,看着她长大的。
菜一道道菜上来,都是白砚书爱吃的:蟹粉豆腐要现拆的蟹肉,清炒虾仁得是河虾,连最后上的甜汤都是她小时候爱喝的杏仁酪,上面撒了点桂花,是张景宸特意让厨房加的。
吃到一半,张景宸从口袋里拿出个锦盒,比上次的木盒更精致,上面刻着缠枝莲纹。“送你的,”他推到她面前,声音有点紧张,“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觉得你能用得上。”
锦盒打开,里面是套迷你的古籍修复工具:竹起子、镊子、鬃刷,都是按她常用的尺寸做的,柄上刻着极小的“砚宸”二字,是两人名字的缩写。最下面压着张纸条,是他的字迹,有点歪歪扭扭:“每样都试了三次,觉得顺手才给你的。”
白砚书拿起那把小竹起子,指尖蹭过“砚宸”二字,忽然想起第一次见他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