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玉泉疑踪  王爷掌心娇:嫡女她又甜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章 玉泉疑踪 (第2/3页)

识?” 她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萧玦抬眸看她,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却没直接回答,只道:“曾与苏夫人有过一面之缘,夫人是位难得的才女,对边关民生颇有见地。”

    这话虽未明说,却印证了沈知意的猜测 —— 母亲的北疆故友,或许真的和靖王有关。

    马车行至玉泉山脚下时,已有不少车马停在那里。沈知意刚下车,就见李御史家的小姐李嫣然带着几个贵女朝这边走来,目光落在她和萧玦身上时,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敌意。

    “靖王殿下。” 李嫣然屈膝行礼,语气恭敬,却故意忽略了沈知意,转而对身边的贵女笑道,“听说昨日永宁侯府的二小姐被禁足了?倒是可惜,没能来赏花宴,不然定能给咱们添些乐子。”

    这话明着是说沈清柔,暗里却在影射沈知意 “容不下庶妹”。周围的贵女闻言,都忍不住朝沈知意看来,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和嘲讽。

    沈知意神色未变,只淡淡道:“家妹行事有失妥当,父亲罚她禁足,也是为了让她反省。倒是李小姐,今日赏花宴,不去赏景,反倒关心起侯府的家事,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李嫣然没想到沈知意竟会直接反驳,脸色僵了僵,随即又笑道:“沈小姐倒是牙尖嘴利,只是不知…… 前日落水之事,是不是也像今日这般,是‘妹妹行事不妥’?”

    这话一出,周围的议论声顿时大了起来。前日沈知意在及笄礼落水的事,早已传遍了京城,不少人都在背后议论她 “软弱可欺”。

    沈知意正要开口,萧玦却先一步上前,挡在她身前,目光冷冽地看向李嫣然:“本王那日在场,亲眼看见是沈二小姐强行拉扯沈小姐,才致沈小姐落水。李小姐不知实情,便妄加揣测,是觉得本王的话不可信,还是觉得永宁侯府的家事,轮得到你来说三道四?”

    萧玦的语气虽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嫣然吓得脸色发白,连忙屈膝道歉:“王爷恕罪!臣女只是随口一说,并无他意!”

    周围的贵女也都噤了声,没人敢再议论。沈知意看着萧玦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 他明明可以置身事外,却偏偏为她出头。

    “多谢王爷。” 她轻声道。

    萧玦回头看她,眼底的冷意散去不少,只道:“走吧,山顶的海棠开得正好。”

    两人并肩往山顶走去,玉泉山的山路铺着青石,沈知意穿的软底鞋果然稳当,走起来毫不费力。沿途的海棠开得绚烂,风吹过,花瓣落在两人的肩头,倒添了几分雅致。

    “王爷昨日去书坊,可是在找什么东西?” 沈知意忽然问道。她想起母亲信里提到的 “玉料”,心里隐隐觉得,靖王或许也在找这件东西。

    萧玦脚步顿了顿,转头看她,目光坦诚:“本王是在找一批西域暖玉。苏夫人当年曾帮本王收过一批暖玉,说是要用来资助北疆的流民,后来夫人去世,这批玉料便没了下落。本王昨日去书坊,便是想看看能否找到线索。”

    沈知意心里一震 —— 母亲信里的 “玉料”,竟就是靖王要找的暖玉!而且母亲用这批玉料资助北疆流民,可见她和靖王的交情,远比表面上深。

    “家母的书坊里,倒有一叠写给‘北疆故友’的书信,里面提过‘玉料之事已妥,暂存书坊西壁’。” 沈知意如实说道,“只是我昨日查看西壁时,并未发现玉料,想来是被人拿走了。”

    萧玦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被人拿走了?”

    “嗯。” 沈知意点头,“书坊的掌柜说,柳氏掌权后,曾多次派人去书坊搜查,说是要找‘苏夫人留下的晦气东西’,想来玉料就是那时候被她拿走的。”

    柳氏不仅挪用母亲的嫁妆,还拿走了母亲藏起来的暖玉 —— 她到底想做什么?

    萧玦沉默了片刻,眼底闪过一丝冷意:“柳氏的兄长在北疆任职,去年曾因克扣流民粮饷被本王参过一本,想来她拿走暖玉,是想用来给兄长疏通关系。”

    沈知意恍然大悟。原来柳氏的野心竟这么大,连北疆的事都想插手。

    两人说着,已走到山顶的观景台。台上摆着几张圆桌,桌上放着鲜果和点心,不少贵公子和贵女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