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东女国与赤晶  蓝鸮之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9章 东女国与赤晶 (第1/3页)

    《山海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典籍之一,其记载的内容充满了奇幻和神秘色彩。其中,《海外南经》中提到的“女子国”,更是让人们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根据书中的描述,“女子国”四周被流水环绕,仿佛与世隔绝。而在这个国家里,竟然只居住过两名女子,传说是女娲和螺祖,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景象。这样的描述或许可以被看作是“女儿国”这一概念的最早记载。

    而在现代,我们对“女儿国”的印象大多来自于经典小说《西游记》。这部小说将“女儿国”的故事搬上了荧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个神秘的国度。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女儿国”的历史渊源,第五空间的胡文元道长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历史古籍中,他发现了一个与之相似的国家——东女国。

    神秘东女国

    这些史料对东女国的描述皆有一个共同点,即“俗以女为王”。这表明在该国之中,女子享有至高无上之权力,国家之官员、管理、权力皆由女子担任与掌控,她们统御着整个国家,此乃母系社会遗留之习俗。如此独特之社会结构与文化现象,致使东女国成为历史上备受瞩目的存在。

    那么,这个位于横断山脉美人谷(大渡河第一城之丹巴县)的国度,莫非就是帝贺即将前往拜访并求取“赤晶”的东女国?

    据毋波国王所言,东女国“有大小八十余城,户四万余众,胜兵万余人”,规模不可小觑。其女王居于梭坡山的深山密林之中。国中数千座重屋(即碉楼)林立,且有不少十三角碉楼,多数为五角碉楼、八角碉楼,而非常见的四角碉楼。因此,东女国也被称作“千碉之国”。

    在冷兵器时代,碉楼无疑是征服者难以跨越的天堑,正所谓“一碉不过数十人,万夫皆阻”。或许正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依山势而建的碉楼,东女国才得以守护住这一方水土。

    帝贺对十三角碉楼心生好奇,为何此地少见他在北川府和泸沽湖常见的四角碉楼。

    毋波亦不甚明了,或许十三是东女国人的信仰中最为吉祥的数字,他只知碉楼角数越多,建筑工艺越精湛,亦能彰显主人的财富与权力。

    巨子墨巫偶然间曾听闻东女国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舞蹈,名为“弓箭舞”。这个舞蹈所讲述的故事,乃是关于十三位英勇无畏的勇士,他们为了保护东女国的保护神而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这个故事让墨巫联想到了东女国的十三角碉楼。他开始思考,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呢?或许,这种碉楼就是为了纪念那十三位勇士而建造的,亦或是它承载着与“弓箭舞”相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大家觉得这种关联性也是有可能的。

    与此同时,帝贺也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他从中感受到了东女国男子的英勇和强悍,对他们充满了敬意。然而,这也引发了他对另一个问题的好奇:东女国的统治者究竟是怎样的女子,竟能让如此勇猛的男人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她?

    是因为她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令人一见倾心?还是因为她具备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才能,让人由衷钦佩?亦或是与摩梭族信仰格姆女神一样,她仰仗着某种强大的宗教信仰,使得人们对她敬畏有加?

    此外,帝贺还想起吕海洲曾经提到过,他们的祖先乃是来自昆仑神山的西王母族战士。那么,这些东女国人是否也属于羌人呢?这个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令他对东女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第五空间之胡文元道长提供了如下信息:古代的众多民族沿大渡河迁徙、定居,使丹巴县成为多民族聚集的中心。目前关于丹巴县最早之记载,始于秦汉时期,彼时此地乃西羌部落之领地。(在《旧唐书》中亦有一段相似文字:“东女国,西羌之别种”。)

    故而胡道长断言东女国人乃羌人也。帝贺对此深表赞同,与先零羌人一般,西羌实乃羌人之分支。

    忆及东女国那直插云霄的碉楼,还有那神秘而独特的母系文化,帝贺不禁又一次想起了那个同样由女性当家作主的摩梭族,以及他们栖息的泸沽湖,也想起了他此生的挚爱梅红衣,心头不由得涌起一阵痛楚。

    东女国亦有女神山,然非泸沽湖之格姆女神山,乃墨尔多女神山也。与摩梭族相同,东女国素具女性崇拜之传统。此间婚俗亦以女性为尊,然与摩梭人之“走婚”略有差异。

    于此地,青年男女依循一种世代相传之法寻觅伴侣,此俗被当地人称为女儿国之传统婚俗,并得到国家认可。

    每至农闲之时,女子们辄聚于一处,围坐于锅庄前,或分享心事,或静待某一时刻之降临。与此同时,男子们亦纷纷聚拢,怀欣喜与急切之情,趋赴女子们聚会之所,开启一段动人心弦之约会。

    整个寻觅意中人之过程,以一种别具一格之方式起始。男子们端坐于走廊,以衣物蒙头,使对方不得见其容,此时彼等唯能凭歌声以引异性之关注。女子们在欣赏情歌之际,亦据声音以定己所喜之对象。

    唱罢情歌,男子们在热情之召唤下,入屋并展露其面容,与女子们环绕锅庄展其舞姿与活力。

    锅庄舞毕,唯得女方暗示之男子方得发出约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