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浮世录》背后那双手 (第2/3页)
,便好奇作揖问道:“老丈也来购书?”
老农咧嘴,露出缺了门牙的笑容,憨厚答道:“俺不认得几个字,但俺会看画!这书里的画,画得真真的!俺买回去,请村头的先生念给俺听。俺就想知道,俺家那二亩祖传的薄田,咋个就莫名其妙变成了‘官田’,这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到底是咋回事!”
众人闻听此言,无不动容,原本有些嘈杂的长龙瞬间肃静下来,只余下脚步挪动的沙沙声,如同细雨敲击瓦檐,沉重而绵长。
一时间,从庙堂书院到市井江湖,对《浮世录》几乎全是褒奖之声。
若说还有谁对此书恨之入骨,那便是以首辅何慎为首的贪腐集团。
《浮世录》如同一把精准无比的手术刀,将他们小心翼翼隐藏的脓疮彻底剖开,暴露在阳光之下——而且刀刀都砍在他们的命脉上。
书中用整整一卷篇幅详解“折色”之弊:将本应运抵京师的漕粮,折合成银两征收,表面便民,实则将“粮食征收—白银兑换—运输交割”三道关口的操控权,全部交给了由户部陆俨指派的“官商”。
这些官商是谁?
皆是何氏门生、子侄、姻亲!
书中的暗喻皆是他何慎,又句句不提他本人姓名!
这样指桑骂槐的计谋简直让人抓狂,却又无可奈何,他何慎若是因为此书去找沈砚的麻烦,那就相当于他认下了这些指控,但若是不管,心中又不甘。
沈砚这厮!
简直可恶至极!!!
更让何慎党羽胆寒的是,《浮世录》不仅掀了他们的“钱袋子”,还动了他们控制“言路”的根基。
过去谁敢弹劾何慎,他们便指使都察院反咬一口,斥之为“诬蔑大臣”。
如今《浮世录》里把他们这种暗箱操作的套路公之于众,以后再想用这一招,那就不好使了,然而最致命的一击,在于沈砚在序言中留下的那句话:
“所有暗账,别册录之,俟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