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6章 良药苦口利于民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06章 良药苦口利于民 (第1/3页)

    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讨论激烈。

    谢长河担心扩建砖厂的人手问题,王老五琢磨着这么多项目启动牛车要先紧着谁。

    族老们对祠堂的规制和共祖牌位的具体形式提出了建议,谢三河则认真记录下水渠疏通需要注意的细节。

    有时为了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谢广福沉稳地主持着局面,引导讨论,吸收各方意见,并在关键处拍板定调。

    最终,各项提议都得到了通过,并明确了负责人和时间节点。

    会议结束后,整个桃源村如同上紧了发条,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人员调配、材料筹备、车辆调度等具体工作,被分摊到每一位理事会成员肩上。

    而谢广福呢?

    除了偶尔带着谢三河在村里实地勘察,规划砖厂扩建、学堂、祠堂和村委楼的具体位置外,大部分时间都“宅”在自己的新庭院里,不是对着图纸修修改改,就是惬意地泡茶赏景。

    用他的话说:“动脑子的人,就得省着点力气,只用脑子……”

    这下可忙坏了谢长河、谢里正、谢三河、王老五和姚大姚二他们,整日里脚不沾地,落实着会议的各项决议。

    与此同时,李月兰、谢锋和谢秋芝则全心投入到新房乔迁宴的准备中。

    这次宴席,铁定是要办得风风光光,要比竹楼那次还要隆重。

    就在这一片忙碌中,二月底悄然临近。

    书院休沐日,谢文和谢吉利回到村里,

    当谢文踏进那新家的院门时,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青砖黛瓦,庭院错落,水景潺潺,花木扶疏……谢秋芝画稿上的理想家园,竟以超高的还原度呈现在眼前。

    “这……这真是我们家?”谢文站在门口,恍如梦中。

    “当然是我们家!傻站着干嘛?快进来!”谢秋芝笑着迎上来,拉住他的手臂,兴奋地带他参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